第三百零八章 事务官-《文科大唐》
第(3/3)页
房玄龄感觉好像时不凡这话倒也是有些道理,因为很多时候朝廷都有一种情况,那也就是“因事设官”,因为某些事情而设立了一个职位部门,结果后来想要裁撤也都难以裁撤了,因为那个部门内部的人已经成了一个利益群体,这样他们会拼命阻止反对裁撤。
可是如果设立了这个散官,类似于项目经理一样的散官,一切都是临时组成一个“项目组”,而不用从另外的综合管理岗位抽调官员前去负责,这样事情完成之后裁撤,避免了法律制度上的风险。如果让一个综合管理的官员去负责,那一旦时间长了很容易形成一个新部门。而以古代那种法律制度不健全的时代,这样的问题更是突出,一旦设立了一个部门很难被裁撤。
而有了这种事务官之后,那需要的时候就组建项目组,如果项目完成了之后就马上解散继续去安排别的项目,这样反而有利于利用人力,从法律上避免了很多尴尬事。所以想到了这里,房玄龄也都不反对了。
“皇上,既然这样,那既然设立散官,如此散官只能够获得相应品级的俸禄,而不能获得别的职分田了?”房玄龄说。
而杜如晦赶紧补充,说:“皇上,臣以为这种事务官品级,不适合超过七品,以七品作为接线,事务官一般不能够超过七品,如何?”
“皇上,两位仆射所言,确实合理,我附议!”时不凡说。
“老房老杜,你们这次可真的又是失策了。我故意混淆了散官和事务官的区别,并且混淆了综合管理职位和办事职位的区别。你们毕竟是古人,虽然聪明,可是却并不清楚这里面的区别。我这么做,那完全是让那些有一技之长的人有机会正式的走入官场。到时候,一旦大量的事务官走入了官场,侵吞了各种基层的‘执行权’,那你们这些高层的人,那也都会被弄得不上不下了。”时不凡想。
时不凡其实是故意混淆的,故意用所谓的散官来说事,这样告诉朝廷各位大臣,让他们误以为这个事务官其实不过是给予一些待遇,并没有具体的实权。可是表面上看起来没有实权,可是并不代表没有影响力。没有实权,和没有影响力,那是两回事。也许一个著名学者,他没有官职,可是他的学术水平得到了很多官员的重视,他的一句话足以改变国家政策走势,这个也不是没有的,这个也就是实实在在的影响力。
这种影响力比起官职的影响力,还要大很多。也许一般官员的影响力来源于官职,一旦失去了官职那什么用处都没有。可是这种专业技术人才,一旦参与到了高层次部门当中,他们的影响力比起那些部门的钟岑官员绝对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次房玄龄和杜如晦,他们再次失策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