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啪!”时不凡拍了桌子,说:“没错,就是渡海过去!” “渡海,真的要渡海?”李世民惊呼。 李世民真的不敢相信时不凡提出的灭高句丽战略居然是渡海,在古代将领眼里,水军永远只是附属兵种,并非是主流兵种。中国在古代往往重视陆军,轻视水军。水军很大程度上是“临时”的编制,中国古代王朝很少会有真正强大的常备水军。 中国重视水军,无非是几个朝代。唐朝中期重视水军,是为了灭高句丽才大力发展水军。而宋朝发展水军,是为了抵抗蒙古南下,指望通过水军来获得偏安。而明朝初期重视水军,那是为了能够在鄱阳湖打败陈友谅。可是这几个王朝重视水军的缘由,无非是“逼不得已”,是为了达成某一个战略目的才重视水军的。一旦这个战略目的消亡,那也都没有必要重视水军了。 水面,这个在古代封建王朝几乎是一个盲区,甚至是一个重要的军事盲区。当年刘裕能够依靠水军掩护以步克骑兵,其实也是一种出其不意,敌人根本不会想到会有水军来作战。水军几乎是中国古代各种将领的思维盲区,一般人都想不到的盲区了。 李世民同样犯了这个错误,他眼里的海洋是“不可过”的地方,人类是无法在海洋当中生存的。在李世民这个只是会指挥陆军的将领眼里,这个世界上只有陆路才能够有人类通过,可是海面却是“不可过”的那种地区,按照兵法来说也就是非常艰难,甚至无法通过的圮地。这个李世民其实也是一个普通人,一个普通的古代将军指挥官而已,并非是一个战神,同样受到传统中国的大陆军思维束缚。他的眼里只有陆军,几乎没有水军的存在感。 在李世民眼里这个海洋是不可渡过的,所以他的思维被严重的惯性所束缚,这样他还是保留着当年隋炀帝进攻高句丽的方式,从陆路进攻。可是当时不凡否定了从陆路进攻的可能性,那这样他也都陷入了无法作战的思维。甚至当时不凡提出了通过渡海东征的方式灭亡高句丽,这样李世民还是不敢相信这个方案能够成功,甚至对于这个方案嗤之以鼻。 “皇上,我认为我这个方案是我们灭高句丽唯一的方案了。所以按照我们这个方案,想要灭高句丽,必须啊哟渡海东征,必须要在半岛那里获得一个驻军的跳板,可以作为攻击高句丽的地方。而这个跳板,也就是百济。所以我可以说,欲灭高句丽,必须要先把百济给诛灭,这样才能够获得跳板。皇上,你看看,如果我们从百济这里出兵北伐高句丽,如果打到了他们首都平壤,距离是多远,中间有多少困难?”时不凡指着地图说。 “啊——这个……这个……这个……灭高句丽,大事可成也!”李世民惊呼,眼睛圆睁,好像发现了一个新大陆一样令人激动,甚至是都口吃了,因为他看到了灭亡高句丽的希望。(未完待续。) 第二百九十四章欲灭高丽,先诛百济(上: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