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联名上书-《文科大唐》


    第(3/3)页

    时不凡的命令通过了书省,很快也都到达了书省内。甚至时不凡还玩了一个手段,利用唐朝的塘报把相关的消息尽快送出去。这个塘报其实类似于后世国家的“内参”,是中央朝廷把朝廷变动一些政策的部署通过一些官府内部的报刊送到各地,最后由官员自己看的。不过这个只有官员才有资格看,普通百姓绝大部分都是不知道的。

    时不凡故意借用独孤大雪未婚夫的身份,跟礼部进行了暗示,这样礼部自然要给时不凡这个面子,把这个塘报的排版顺序提早安排了一下。这样当书省还没有处理到时不凡这份联名上书之前,新一份的塘报已经发出去了,这份塘报上面有的消息也就是时不凡和京畿地区的县丞提出重新划分县一级官员的职权的内容。

    结果这样乌龙了,等周围京畿地区周围几个县的县衙里面的官员接到了这份塘报,也就是时不凡联名上书的大概三四天之后,那些周围县丞的县官也都接到了这份塘报,顿时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很多县丞看到了这个塘报,立马不顾立场直接开始跟着上书声援了。他们也都赶紧把同样写一份奏章送到书省,希望能够获得重视。这种身份决定立场了,这些县丞身份上也就是低级没有什么实权的,他们县丞的职权很还要被县令给架空了。这样县丞没有什么意思,何况他们这些县官几乎不可能有更大的前途了,如果要说重新划分职权,他们肯定是非常拥护的。这种重新划分职权收益的是全国的所有县丞,他们如果不主动声援,难道还指望别人恩赐吗?

    这个时候他们知道谁也都不可能独善其身,既然有人挑头了他们能不跟着上吗?所谓“法不责众”,既然有人挑头,如果自己一个个跟上去了,那这样不会有什么事情的。何况有人挑头,那到时候被惩罚的也都是那个挑头的,自己不担心被责罚。反而这个事情弄得越大,那也就是越有成功的希望。反而弄得越大,最后参与者也都越安全,所以这样的事情他们不参与,那才是怪事。

    结果这样可就尴尬了,按照公文处理流程,等书左丞戴胄处理到了时不凡这份联名上书之后,结果每天都有地方县丞赶紧送来的声援,这样戴胄想要压制也都压制不住了,整个长安都知道了这个事情。

    “谁嘴巴这么快,这么快也就传出去,弄得天下皆知了?”戴胄忍不住骂道。

    看着每天都有不下十本各地县丞发来的声援书,甚至这个数量每天都是呈几何倍数上升。因为消息扩散是圆形的,每次扩散都是几何倍数的上升,这样地方县丞们都是支持这个重新划分权力范围的。反正事情闹得越大,到时候大家反而越是安全。而闹得越大,成功率也都越大。在提高成功率,保证大家更安全的情况下,那帮县丞一个个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姿态跟着上书,结果每天书省都能接到不少。

    “这个时间差很重要,如果我们只是单独上书,很可能会被上头给故意淹了,那个时候万一来一个留中不发可就麻烦了。所以我们不如干脆趁着公文处理流程还没有到达的时候,趁早通过塘报送出去。这样书左丞戴胄处理公文到时候,每天都能够接到很多县丞送来的声援书。这样我们压力也都越来越反而是书省的压力越来越大。虽然县丞官卑职可是那蚂蚁多了足以咬死猛兽啊,如此声势浩大,足以弄得整个长安都知道了。戴胄哪怕想要压着,也都未必压得住了。这事情必要开始大讨论,所以这个事情是压不住了。所以,我这个是利用了朝廷公文处理的时间差,然后通过钻了礼部塘报发送时间的差额,这样形成了巨大的压力。”时不凡对刘仁轨说道。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