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萧遥摇了摇头,说道,“不,你不是同袍,我在你身上看不到对生命的敬畏,而我在我的同胞身上可以看到,我还能看到他们拼命杀敌,是真心想保护自己的家人朋友,乃至身后的百姓的。” 袁旭的眼睛直直的看向她,说道:“不,我也有想真心保护的人。”他深深看向她,声音沙哑,但是很真挚,“我希望她好好活着,永远快乐。” 只是这个人变了,从他想杀的人变成了他保护的人,说起来可真够讽刺的。 萧遥已经很累了,她没有心思再关注别的,因此摆了摆手让袁旭下去。 袁旭再次深深的看了她一眼,转身走了出去。 萧三和林树都很不解,齐齐看向萧遥:“就不能留他性命吗?” 袁旭虽然曾对萧遥下手,可是并没成功。 在这个时代,在这种士为知己者死义字大过天的时代,跟随大军打仗的袁旭,是值得原谅的。 萧遥觉得很头疼,有点不知道怎么解释,但是她知道自己一定要给亲近的人一个解释。 想了想,她轻轻地说道:“其实他已经成功了。”说完看向愕然不解的两人,有些迷茫又有些后怕地道, “我见过黑白无常了,他们说我死了。阎王查看功德簿,说我们家累世为将镇守边疆,于万民有功,原不该这样短命的,能还阳一个。爹和二叔并哥哥他们互相谦让,都不肯还阳,最后留着名额,留到我身上。正因为有过那样的经历,我才坚决要以女子之身上战场打仗。” 她说到这里,露出极其疲惫的神色,然后闭上了眼睛。 时下的志怪小说上也有隔世还阳的故事,所以她这么说虽然耸人听闻但也不算毫无根据,至于那些说不通的逻辑,她相信萧三和林树自己会通过联想完善的。 萧三和林树都受到了冲击。 两个人看到萧遥疲惫的睡下,只得晕乎乎地离去。 两人走到门口,看到袁旭倒在血泊中,已然失去了生机。 他自尽了。 两人这时才想起,萧遥让袁旭偿命。 他们停下脚步,看着死去的袁旭,心情很复杂。 如果萧遥说的是真的,那袁旭死不足惜。 可是,这毕竟是跟他们并肩作战过的战友,眼睁睁看着他死在自己眼前,心里还是会觉得难受的。 萧三重新派了人,守在萧遥的房间四周。 关于袁旭的死因,他对外宣称有人夜袭萧遥,袁旭为了保护萧遥而死。 袁旭谋杀萧遥,以命还命了结,而他在战场上立过功,值得得到一个好名声——他不曾外出,也只能这么说才合理了,因为真相不可能公开,也不能让萧遥担上斩杀身边功臣的恶名。 第二天天亮以后,萧三将自己对袁旭的处置告诉萧遥。 萧遥听完点了点头,没有异议。 萧三的那些思量和考虑,她都明白。 而袁旭上阵杀敌,也的确有功,值得得到属于他的名声和功勋。 因为身上的毒还没解,萧遥感觉身体很难受,而且嗜睡,因此吃了东西很快又睡了过去。 萧三跟林树说话,提起这事:“那个庞二……她跟袁旭抱怨这种事,你说,她是无意,还是有意的?”如果庞二不是唐二的妻子,他因为这个怀疑,就想出手了。 就算不出手动她,他也不想庞二身居高位,享受着自己妹妹打下江山带来的权力好处。 她不配! 林树摇摇头:“我也不知。可以回去查。” 萧三将这事放在心上,决定时不时跟庞三姑娘聊聊,旁敲侧击地打听一下庞二的人品和性格。 城中戒严起来,一队队士兵到处搜寻企图谋杀萧遥的人。 足足过了半个月,林树才从南方的探子口中知道毒药的名称和解药配方——这些年萧遥在建设日西城,也没有忘记继续培养间谍和探子,经过几年的功夫,这些间谍和探子已经遍布整个大陆了。 间谍和探子在各个城市收集到的信息,就是萧遥坚决要领兵把南方各个城市都犁一遍的根由。 南方各个城市贪官污吏横行,上下勾结,盘根错节,根深蒂固,改是不可能改好的了,只能全部打破,重新派官,重新建立规则。 即使那些投降的官吏,萧遥也没有姑息——她是打算对投降的官员和城池好一些,让更多的城市投降避免打仗和生灵涂炭,可前提是这些人是个好官,从前没有过分盘剥和鱼肉百姓,不然,她该处置还是处置。 因为,她的初衷是建立新秩序,将那些关系牢靠的官员连根拔起。 萧遥身上的毒解了以后,又养了半个月的伤,就率领大军继续攻打南方其他城市。 南方文风盛,读书人极多,宗族势力大,又官商勾结,结为朋党,对萧遥这个严惩一切贪官污吏的女子将军的确十分抵触,所以反抗起来特别严重。 就是那些原先有心投降的官员们,看到萧遥对降了的贪官污吏毫不手软,也都息了投降的打算,决定反抗到底。 可是,有道是“秀才造反,三年不成”,这些不满的官员手上没有多少兵马,也没有为将才的能力,又是仓促拼凑队伍应对,更不得民心,如何是萧遥的对手? 萧遥一路势如破竹,占领一座又一座城池。 南方很多个城池的官员慌了,知道打不过可是又不肯认命,于是授意一大群依附于他们的书生,又联系不满女子为帝的清流名宿以及读书人,开始打舆论战,说女子为帝会触怒上苍降下惩罚,到时天下的百姓都要跟着受苦。 对这种舆论手段,庞三姑娘眉头都没皱,命人在准备施工建河堤的黄河某段提前埋下一块巨石,巨石上书“帝出将星,天凤为皇”八个大字。 当黄河开始施工修筑河堤时,工人们挖出了巨石,这承载着上苍意志的八个字如同证据一般,传遍整片大陆,引起了石破天惊的效果。 南方苦心炮制的舆论,瞬间被打灭了,再无任何声息。 萧遥进攻南方的速度更快了。 一年后,大兴朝南方诸城都在萧遥的掌握中了。 而萧遥手上的军队,数量也变得十分庞大。 世人都以为,萧将军将大兴朝拿下了,是时候登基为帝了。 可是,萧遥没有登基,而是继续率领大军南下。 所有人于是都明白,萧遥这是要像灭掉北戎和海原国那样将南方那些为患边境百姓的小国给灭掉! 也有人忧患,担心大军疲惫,被南方那些难啃的小国拖垮——须知,南方闷热潮湿,大树藤蔓茂盛,到处是毒虫瘴气,不适应的人,都不用跟南方小国动手,就能倒下一大批。 众人生怕萧遥这样一个将星出事,因此连连劝阻。 萧遥看到这些劝阻的折子信件,不以为意,对手下的将士道:“攻打南方诸国,我已准备了多年,比准备打遍大兴朝的城池更久,现在正是好时机。” 如今大军接连打胜仗,士气高昂,又有水泥土将源源不断的粮草辎重以及抵抗瘴气毒虫的药材运过来,又有在南方镇守多年的士兵们带路,何惧之有? 论起国力,这些小国还不如北戎和海原国呢! 不过虽然如此,萧遥也没有掉以轻心,而是提前制定完善的计划,稳打稳扎,没有把握就打游击战,有把握便全面进攻。 她带着的大军实在太庞大了,又准备充足,更有提前潜伏在南方诸国的探子和细作,也只是用了一年时间,就灭掉了南方的两个小国。 留下军队驻守,萧遥便带领大军回京了。 时常到东南沿海一带的倭国,她也想攻打,可是倭国跟大兴朝隔着大海,目前还不适合打,而且她和庞三姑娘等另有计划,所以不打了。 回到京城之后,萧遥登基为帝,国号平,成为这片大地上唯一一个女帝,更是唯一一个凭借军事才能将江山打下来的女帝。 虽然总是有一部分读书人以及清流名宿不服,但是这些人也只能消极避世,没法给萧遥添堵,所以萧遥懒得理会他们。 萧遥登基为帝之后,提出的第一条律例就是,天下才俊,能者居之,不分男女! 也就是说,女子若有才能,也可以通过考试入朝为官。 那些清流名宿闻言哗然,不住地写文章反对。 至于跟随萧遥一路打江山的将领以及文臣,不仅不反对,还纷纷写文章表示支持。 因为一路征战,除了萧遥这个将领是女子之外,梅三率领的一支女子一直跟他们并肩作战,建立了深厚的同袍情谊,有的还发展出爱情,结为伴侣了。 除此之外,还有庞三姑娘带领的医疗队从刀光剑影的战场上将他们带回,给他们包扎,让他们活下去,这种情谊,没上过战场的,是体会不到的。 除了男子为女子们说话,梅三以及她带领的女子士兵,也都纷纷喊话:“不服来京城打一场。是男人就爽快点,别老写文章叽叽歪歪不说人话。” 作为皇帝,萧遥也在官报上发话追问:“不以女子为官,与不以女子为帝有何不同?”又斥责,“为须眉男子者,不能上阵杀敌,亦无法以才学治理一方百姓,不过虚耗粮食之徒耳。” 浪费粮食之徒,这名号让很多自恃清高的名宿面红耳赤,却又不肯认输,言辞激烈地表示,并非他们无能,而是世道不好,他们避世,不愿与世同流合污。 对这种话,萧遥再接再厉,在官报上发布了她统治下平国的民生数据跟大兴朝的数据进行对比,而且是拿大兴朝最为兴盛时的数据,直接将这批清流的脸给打肿了。 很多真正为国着想的清流看到这份数据,又亲自到所住城镇考察过,都闭上了嘴。 而那些徒有虚名之辈,则硬撑着不肯认输,继续打嘴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