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呵呵。若然如此,也是命也。我刘子扬也有一把年纪了,虽然为这天下百姓做的事也不算多,但这些年来都是无愧于心,坦坦荡荡。若然就此丧命于镇南将军之手,却也是命也。子扬也只能认命。”刘晔听话,淡淡一笑,不紧不慢地道。程普闻言,哈哈大笑,道:“看来子扬你早有觉悟了,那老夫也不多说。不过看在昔日的情分上,老夫还是和你提醒一句,待会你若进来了这安风城中,可将会是九死一生!!你可别忘了,老夫的先主是死在何人的手上!!” 程普说着说着,猝然面色变得冷厉起来,说罢,便是下令打开城门。忽然,正听一阵轰鸣震响,却见安风城的东城门霍然打开。刘晔长吁了一口气后,沉了沉色,遂向身后的将士们下令进城。 大约两柱香的时间后,在安风郡府之内,却见孙策以及其麾下一干重要文武皆列于左右两席。此时,正见刘晔在两员魏军将领的簇拥之下,面色肃穆地缓缓走了进来。周瑜见状,俊美的面容里猝是闪过几分厉色,遂便大喝而道:“放肆,尔等见了我主,为何不下跪叩礼!?” 周瑜此言一出,刘晔身后的两员魏军将领不由面露愠色。倒是刘晔十分地笃定和淡然,轻一摆手,示意身后那两员将领稍安勿躁,然后沉色向周瑜回答道:“我乃魏之臣子,只拜天子只拜魏王。如今大汉社稷已被那鬼神毁于一旦,魏王当年身为献帝最为宠信的大臣,并受封为魏王,身兼重整朝社的大任。而镇南将军却也不过是镇守一方的将臣罢了,如今更与魏王为敌,恕刘某斗胆,敢问周郎,刘某为何要拜镇南将军呢?” 周瑜听话,冷声一声,晶亮而犀利的双眸更是射出了两道精光,厉色回叱道:“曹老贼之心,天下皆知。刘子扬你少在这里贴脸卖巧,试问这天下谁人不知,曹老贼当年乃是挟天子而令诸侯,更何况献帝之死,曹老贼怕也要承担保护不力之责!!再说,不久前曹老贼不是已拥护了那刘玄德为新帝。周某却要问问刘子扬你了,那曹老贼到底是大汉之臣,还是那燕国之臣!?” “燕主本就是汉室宗亲,德高望重,燕与汉又有何区别?”刘晔面色一凝,沉色答道。 “那自然是有区别的。我主乃是汉臣,只认汉朝的天子。若然魏王自认是燕国之臣,我主自视其为反贼,竭力伐之!!”这时,却看鲁肃站了起来,面色肃穆,沉声喊道。刘晔听话,却是不改神色,正要说话。这时,却听有人在旁嘲讽起来:“且慢!!本将军倒是想问问这刘子扬,你乃汉室宗亲,却不知你到底是汉之臣,还是燕之臣呢?” 刘晔闻言,不由望了过去,只见在左列一员魁梧的老将站了起来,正是黄盖是也。刘晔轻叹一声,向高堂上的孙策,拱手一拜后,道:“如今天下大乱,更甚于当年黄巾、董卓之乱。无论如何,汉、燕皆出自于刘氏,若真要分过主次,那么刘某只能回答诸位,我家魏王乃以天下百姓福祉为先。无论是汉、燕都好,只要谁能使得天下一统,朝社重整,还以太平于百姓,我家魏王便为其效命驱驰!!” 刘晔此言一出,霎时便引得霸王军一众文武大笑起来。孙策也是大笑嘲讽,一对霸王目乍射出两道冷厉的光芒,猝是向刘晔大喝喊道:“这简直是荒唐至极!!老贼野心磅礴,当年献帝之死,想必就是出自于老贼的算计。老贼想把大汉的天子害死,然后嫁祸给那北方的鬼神,自己却趁机取而代之。刘子扬你身为汉室宗亲,不身先表率,讨伐此贼,却还甘愿为其卖命。你莫就不怕将来九泉之下,无法面对汉室列位帝王!!?” 刘晔听话,面色沉凝,凝声道:“我刘子扬无愧于心,诸位却不想当年若非有魏王坐镇于中原,这天下不知会有多少藩王伪帝。眼下社稷崩溃,各诸侯皆想拥兵自立,自领一方。在此时就需要有人出来,讨伐诸贼,一统天下,而燕主刘玄德素来德高望重,仁义之名,响彻天下。魏王乃是经过深思熟虑方才拥护,一心只为这天下社稷,黎民百姓。刘某心知昔年魏王与镇南将军多有恩怨,此番刘某正是背负使命,前来消除这些恩怨,并替魏王传话,向镇南将军做出补偿。” 刘晔此言一出,不少霸王军的文武顿时都是面色一变,纷纷露出惊色。这时,鲁肃不由皱起了眉头,沉色向刘晔问道:“刘使君,肃却要问你,魏王此时正握有十万甲士在外,只要一声令下,十万甲士便将会大举扑杀安风城。虽然肃也不愿承认,以眼下的局势来看,明显是我军落于下风。在此情况之下,魏王却反而主动前来释除当年恩怨,并还做出补偿。这可不像是魏王的作风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