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汤姆笑了笑:“培安,你怎么看?” 刘培安又懵了。他前因后果啥都不知道。我看?我看个屁! 不过,这种主公问计的桥段,他怎能一问三不知?起码先了解一下也好。 咳嗽一声,刘培安问了此人是谁,有何打算等等一大堆问题。 汤姆也不急,很有耐心的说了前因后果。 刘培安听完,很笃定的说道:“此人必败。” 这下汤姆倒是有些惊奇了:“哦?有什么理由么?” 刘培安:“我去东部,见过那些工厂,也见过那些工人,蓄奴州我也去过,也见过那些黑奴。如果说竖起大旗,就有人响应,那也是工人响应,绝对不会是那些黑奴。” 汤姆:“……这是什么原因?” 刘培安:“北方人口多,南方人口少。南方黑奴每天都有饭吃,北方工人就说不准了,听说一旦干不动了,就会被赶出去。北方街头,男女老少无业游民极多,蓄奴州则相反,街道上几乎没多少闲人。北方州治安差,蓄奴州因为失业人少,反而好一些。北方街头,多数人身体不佳还有残疾,估计是工厂淘汰不要的。南方则不同,我听说黑奴疾病,还会有人医治。另外我见到北方那些街头流浪的孩子,争抢食物时挖眼踢裆捅刀子,手段凶狠。这些人一无所有,注定无所畏惧。” 汤姆:“……” 刘培安没停:“在下认为,北方怨气戾气更重。而人只要有一口饭吃,就不会造反。黑奴当然不会响应。即便有,也数量微薄。” “所以,这个约翰布朗必败。” 汤姆心想,不错啊。虽然跟我看法相同,但角度不太一样。不由得对刘培安有些刮目相看。 汤姆:“如果你管理北方,怎么解决北方的问题。” 刘培安又有些傻眼,这东家的想法怎么这么古怪? 不过无论如何得说两句。刘培安很快就想起宋代的故事。 “额……如果粮食足够,挑选身体尚可者,尤其是那些少年,充军。” 汤姆惊了,这个他还真没想过:“那些身体虚弱,身体残疾的人如何处理?” 刘培安:“任其自生自灭。” 汤姆:“如果粮食不够呢?” 刘培安要疯,开始胡言乱语:“……学蒙古人,以战养战。” 汤姆愣了,面色开始凝重。 半晌,他问道:“如果没地方抢怎么办?” 刘培安想跳脚,这个洋鬼子不着调啊,他脑壳疼。不过丰富的历史知识救了他:“把空余的地分了,或者屯田,只要有土地,几年就能缓解。”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