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章 上课-《文艺生活》
第(2/3)页
剧本就没有那么讲究了,只要把意思表达出来就行,以对话为主。
尤其是电视剧的剧本,为了拉长集数,灌水是常见现象。
电视剧是按照集数卖钱,集数越多越赚钱。
九十年代初期,二十集的电视剧是主流,到了中期,四十集的电视剧大量出现,现在朝着五十集以上展。
剧情不够对话来凑,一集电视剧没什么剧情,就看两个人闲聊了。
电影剧本要好一些,一般是九十分钟的剧情,但同样存在灌水的现象,有些甚至拍成了广告片和歌曲mV。
年轻作家为了小说改编成剧本,在创作故事的时候就走影视剧的路线。
这是传统的老作家看不顺眼的地方,认为那样的小说缺乏深度。
对于小说和影视剧谁能流传更广的话题,林子轩觉得没有分别。
只要是经典的东西就具有价值,能流传下去,小说带给人想象的空间,影视剧更为直观,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老作家们谈到即将在明年年底举办的文代会。
这是第七次文代会,到时会改选领导机构,包括主席、副主席和荣誉委员。
华国作协同样会进行选举,林子轩应该能成为作协三十名主席团委员成员。
想成为作协的副主席,就要五年或者十年以后了。
没办法,这个会议五年一次,选举也是五年一次,除非出现意外状况。
“小林这回有希望进入主席团,你是京城青年作家的代表,我们几个都看好你。”有老作家支持道。
“我上次就说要退出去,给青年人机会,可主席不同意。”有老作家无奈道。
这么说更像是炫耀自己和主席之间的亲密关系。
如今的作协主席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说起来和林子轩有些渊源。
林子轩当初把《活着》投给沪城的《百花》杂志,《百花》杂志社的社长正是这位作协主席的女儿。
有了这层关系,《活着》才得以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