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 传媒-《文艺生活》


    第(2/3)页

    学院派是指科班出身的一帮人,姜闻就属于学院派,这些人的特点是拍艺术电影,然后到国际电影节上拿大奖,总想着一夜成名和载誉而归。

    他们有这种情结,或者说是被灌输到头脑中的一种思维模式。

    这和华国艺术院校的教育体制有关,以电影学院为例,学院的教学态度是纯学术的,也就是只谈艺术,不谈商业。

    这么教育出来的人都认为自己是艺术家,要拍思想深刻的艺术电影,特别的摆谱。

    无论是张亿谋还是姜闻,亦或者贾章柯都有这种思想,拍艺术电影拿奖,与其说是他们自己的想法,不如说是学校教育的结果。

    处在那种教学氛围中,不知不觉的就被同化了,认为要获得认可只能拍艺术电影。

    他们就没想过要拍摄商业电影。

    像这种圈子你要没有科班背景,或者在艺术上有所成就,人家根本就不带你玩。

    即使你费尽心思的混进去了,也只能在外围呆着,进不去核心。

    林子轩的圈子属于杂牌军,相对来说颇为开放,他们自己都不是科班出身,自然不会讲究这些规矩,这个圈子讲究的是志同道合,脾性相投。

    王钟军现在对于影视圈还处在较为陌生的状态,只是在外边看热闹,没机会下场。

    所以,他要抓住这次机会,加强和好梦公司的合作,或许下一次就能投入资金进去,在影视行业试试水。

    他打算先从介绍好莱坞大片开始,让国内的读者对大片有个直观的概念,让他们知道就算是张亿谋的电影在好莱坞也算不上真正的大片。

    就这样,王钟军开始了他的第一次电影营销。

    与此同时,林晓玲拍摄的短片姐姐在华国电视台的早间节目生活空间中播出。

    电视节目讲究效率,生产周期短,一般来说也就是一周到两周左右。

    比如慕姗姗的文化访谈,半个月一期,在这半个月内要邀请嘉宾,搜集嘉宾的信息,拍摄有关嘉宾的短片,还要制定采访的话题等等。

    不可能像拍电影那么的细致,和电影相比,电视节目就相当于是流水线作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