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十三章 南行记,流民-《小菱奇遇记》


    第(3/3)页

    萧宁靠在椅背上。听见门被推上的一刹那。长廊外的脚步声如有追赶的快速远去......

    ......离开应天城的第二日。车队到了下一座小城。

    找了家客栈临时安顿一晚,需要在城中购买些食物。

    掌柜派来的,仁善堂的跟着车队伴我们一起去江淮的几个小伙计自告奋勇去采买。

    我原本想一起去。但是体力实在跟不上,估计去了也拿不动多少东西。只能留在客栈中暂时休息,跟陈师一起。

    我列了一个清单,将需要买的东西系数写在上头,同银子一起交给伙计中,年龄最长的一个!

    特意嘱咐他多买些好带,易存放的干粮。

    梅雨季,什么东西都容易坏,好吃的口感湿润的点心往往放上一天就撑不到第二天。

    水分少,口感干巴巴的饼倒还能多放两天,虽然吃着如同嚼渣。

    我在房中洗漱,痛快的洗了个澡,洗去两天来的疲惫,走出房门,去找陈师。

    “老师,”我推开门,找到他,直截了当的说出心中的疑问,”江南洪灾,可是那一天听到掌柜的说,难民很多都逃到江淮北,不过一点点距离,就能确保安全无虞么?“

    陈师顿了顿道:”小林,你不知道,江淮的地势跟别处不同,南面是一大片低洼的平原,而江淮北面的主城,是建在山上的。“

    ”换句话说,江淮北的地形就是一座山城。“

    ”若是连那里都不安全,这江水会漫涨成什么样子?“

    ”千年来,没有过先例的,所以难民走到江淮北,就觉得安全了。“

    ”是这样!“我心中感慨了一句,转而想起昨日遭遇的流民,幸好有先见之明替他们留下部分的物资,剩余的都连同陈师,赶车人避到了山洞里。

    ”那一批人,离开江淮北,直奔应天,您说是为了什么?“

    陈师思索了一会儿,低语道:”大约是受灾最重的地方来的,哪怕江淮北的山城地形都让他们缺乏信心,觉得天底下最安全的莫过于应天皇城根儿了。“

    “所以才卯足了劲儿一定要赶到应天城去。”

    “小林,二十多年前,也有过江南洪灾泛滥的时候,当时是......”

    “当时,皇上是怎么处理的?”我接过陈师的话头道,“含元殿中躺着的那一位。”

    “自然是亲历江南抚慰灾民,大江一带的防洪大坝还是那个时候皇上下令拨银子修建的。”

    “这大坝,居然只能撑得住二十年?”我眉间微蹙,觉得不可思议,这工程未免......太不牢靠!

    “两种可能,一种是今次的洪水太大,难以抵御,毕竟当地传来的消息都是那么说的,已经二十多年没见过这么大的洪水了。

    “另一种可能是当初主持修建的官员......”陈师吞吞吐吐道,语气中带着不确定的意味。

    我当然听懂了陈师没说出的意思,一瞬间愣在了原地。

    一时心悸,竟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这攸关生死的工程,事关大江两岸多少活生生的性命!

    (ps:女频每章节字数三千,有时候断得不巧,为了承上,为了连贯,偶尔开头会连上章末尾的几句,但是我字数都会补足,只多不少的,特此说明:)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