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打劫-《太平洋主宰》


    第(2/3)页

    这是自二战以来女忧国所遭遇时间最长的一次经济萧条,因而被称之为“失去的十年”。

    女忧国的泡沫经济主要是表现在股票和地产等资产,“广场协议”是引发了泡沫的恶性膨胀。

    西方国家,尤其是米国为解决贸易不平衡问题,包括女忧国在内于1985年9月签署了“广场协议”,之后,女忧国货币迅速升值,造成出口制造业企业的业绩恶化。

    为了扶持出口制造业和扩大内需,女忧国政府从1986年1月到1987年2月连续五次调低官方贴现率,并启动紧急财政政策刺激景气。

    失去投资方向的资金大量流入股市,引发了女忧国股市投机热潮。

    1986年初,女经平均股价开始迅速上升,3月突破1.5万女元大关,股票交易呈现空前活跃状态。

    1987年1月,平均股价达到2万女元,大企业纷纷转向理财技术,开始出现理财收入超过本身业务收入的企业。

    2月,官方贴现率降至历史最低点的2.5%,大藏省实施女忧电信电话公社和国营铁路民营化,公开募集股东,掀起了个人投资股票热潮。

    6月,大板证券交易所推出股票期货交易,平均股价超过2.5万日元。

    1987年10月19日的“黑色星期一”,纽约股市暴跌虽暂时阻止了女忧股市泡沫的进一步膨胀,但仅仅半年后的1988年4月1日,随着女忧景气恢复和政府废除小额存款免税制度,股票市场迅速回升至“黑色星期一”以前的水平,资金进一步流向股票市场。

    9月,东都和大板的证券交易所同时推出股票期货指数交易,股价大幅上升。

    12月,平均股价超过3万日元。1988年一年内女经平均股价上涨了近40%,东都证券市场交易额首次超过纽约市场,居世界第一。

    1989年,尽管4月1日起导入了3%的消费税、女忧银行也三次提高官方贴现率达4.25%,但股票价格依然持续上升,8月女经平均股价超过3.5万女元、12月29日收盘价达到历史最高点38916女元,盘中摸高38957女元。

    随着女忧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紧缩政策,进入上世纪90年代,股市价格旋即暴跌。

    而如今,女忧国的股市暴跌还没有发生,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太平洋巨变,打断了这一进程。

    巨灾面前,女忧国不得不停止了证券交易。

    下周一,女忧国的证券交易全面恢复。而且,为了防止因为巨灾造成的影响,政府做了提前准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