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6、致命的尴尬-《万世血仇》


    第(2/3)页

    迫击炮十急射需要的时间并不长,敌人并没有出现惊慌失措的局面,让一连长有一种很不好的感觉。

    一个有经验的老战士,在战场上的特殊感觉一般都有些踪迹可寻。一连长感觉不好,所以他很快就给三个排长传递了消息:“大家千万小心,今儿个晚上可能不是什么好日子!”

    恰在此时南面的杨各庄方向,突然传来剧烈的大爆炸。战士们都明白,这不是迫击炮的炮弹爆炸,而是威力更大的野炮、或者山炮的炮弹生爆炸。

    爆炸声一出现,一连长不好的感觉就变成了现实:刚才的炮击并没有挥作用,全部都打了空气!

    南方出现剧烈爆炸之后,南陈村的东南树林里面一阵人叫马嘶,竟然从中冲出来五百多匹战马!

    这个地方没有一炮弹光顾过,所以这些骑兵也没有遭到炮击,所以完好无损。他们冲出树林以后,直接调转马头向南冲去。

    一连长怎么可能让敌人如意?因为南面就是营长和二连的战场,如果把自己的敌人这么放过去,大家都别想过安生日子,今天晚上算是彻底完蛋了

    “打——绝对不能让小鬼子冲击南面的战场!”

    口中下达命令,一连长手中的机枪已经开火,对冲击的小鬼子骑兵进行拦截。不错,他并没有瞄准敌人,而是在敌人冲击锋线前面三十多米的位置开枪。

    因为小鬼子从南陈村的东南面冲出来,直接把一连的主要火力甩在了身后。所以一连长现在不是打正面,而是打斜线。

    战场上风云突变,所有军官和普通战士都看出来了。现在根本不需要命令,凡是没有在打击位置上的人,顿时抓起机枪向南进行百米冲刺。

    现在什么都不用说了,赶到敌人前面就是胜利。

    经过这么一耽搁,一连三排已经从北面冲上来,终于赶到了小鬼子骑兵队的左前方,同时对这一队鬼子进行夹击。

    副连长带领二排紧随其后冲上来,并且越过了一排之后继续向南冲去,然后在一排南面一百米的位置停留下来,形成了第二道阻击阵地。

    现在从最南面算起,分别是二排、一排、三排,组成的是一个雁翎阵。也就是说,三道阻击阵地都不是拦在敌人正前方,而是在敌人冲击通道的右前方。

    这一种阻击方式,表明战士们并没有想要把敌人死死的挡在这里,而是采用了“刮鱼鳞”的手法,给敌人一层一层剥皮!

    一个连有15o挺机枪,分成三个阻击集群。每一挺机枪只要打掉一个敌人,就可以干掉三分之一的骑兵。

    一连长他们打掉一个弹夹之后,立即一跃而起,加向南猛冲。一直越过了二排以后,才组成第四道防线。

    然后一轮一轮替换下去,始终和敌人的骑兵保持两百米左右的距离,让敌人的骑步枪干瞪眼。转眼就是两公里,打死打伤一百多小鬼子,冲出来的敌人已经只剩下三百匹战马。

    因为战士们已经摸清楚了敌人的心态,他们不是要和自己纠缠,而是要增援杨各庄。

    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赞成。敌人不想纠缠,我们就要拼命纠缠在一起。这就是针锋相对,谁也别想太自由。

    最后逼得实在没有办法,敌人干脆一分为二,留下一百多匹战马,专门对付那些赶不走的苍蝇。

    一连长也随机应变,留下一个排和这一批敌人纠缠,另外两个排继续轮番打击敌人的第一梯队。鱼鳞自然就越刮越多,敌人的冲击力就越来越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