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1、重复的耻辱-《万世血仇》


    第(2/3)页

    这一阶段全面失败,应该追究责任的人可不老少!

    第一个罪魁祸,就是万福麟第53军的不战而退,把永定河的滩头阵地让给了小鬼子的第14师团,给第6师团西进让开了正面!

    1933年的长城抗战,万福麟在南票、北票、阜新、凌源不战而退,导致整个长城防线全线动摇,承德失手!

    四年后的平津反击战,万福麟再次不战而退,导致孙连仲所部第二十六路军的侧翼失去了保护,固安、涿州防线崩溃!

    在这一阶段,独撑危局,舍死忘生的,就是孙连仲的第二十六路军所部,他们虽败犹荣,当得起“国之干城”的称号!

    孙连仲的第二十六路军在这一阶段的战绩,比当年的长城血战、前不久的南口之战,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整个战役失败,孙连仲所部没有得到应有的褒奖,是不公平的。

    第二个罪魁祸,就是天下第一猪——刘峙!

    负会战指挥全责的刘峙,秉承蒋某人“排斥异己”的一贯做法,甚至青出于蓝更胜于蓝,所以他做得更彻底、更露骨!

    把西北军旧部第二十六路军等放在最前线的房山、琉璃河一线,把步枪都没有配齐的川军第三军等放在涞水、高碑店、新城一线,却把中央军放在远离前线一百多公里的满城、保定、漕河一线。

    也就是说,不管前线打成什么状态,中央军绝对当观众,绝对不参与。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蒋某人的中央军并不是什么机械化部队,完全需要用一双脚来赶路的。现在的中央军距离前线过一百公里,一旦防线出现危险状况,根本不可能救援。

    所以,从战役一开始,中央军就没有准备参加战斗,就更不要说什么救援各路大军!这还是什么狗屁华北反击战吗?分明就是借刀杀人的鬼把戏!

    第三个罪魁祸,宋哲元!

    在平津失陷前夕,各路大军云集保定准备北上,而平津最高军政负责人宋哲元却怕其他部队抢了自己的地盘,多次致电南京,要求“可否转请暂令准备北上各部,在原防集结待命”。

    先,正是因为宋哲元的三封电报组织各路大军南下,后来的刘峙和蒋某人才有推托之词,让中央军“名正言顺当看客”!

    其次,正是因为宋哲元的阻挠,紧急增援华北的各路大军都不能提前展开,更没有时间修筑像样的防御工事。

    结果面对小鬼子的坦克、装甲车、飞机、大炮的时候,各方防线一触即溃。成就了小鬼子“半个师团横扫华北”的凶名!

    第四个罪魁祸,蒋某人!

    配备有先进火炮的炮七团和战车防御炮两个营到了河北,但蒋某人又于8月3日明确指示“炮七团位置应在保定或高阳附近,切勿置于最前线”;战车防御炮部队“令其暂时集中于石家庄附近地区,但须疏散为要”。

    此时,战事正在房山、琉璃河一线激烈进行,勇士们采用身上绑扎手榴弹炸坦克的时候,这些先进武器放置在远离前线的一百多公里的后方,到底能够挥什么作用?

    难道在蒋某人眼里,真的就是“人命贱如狗”吗?

    第二阶段:保定城垣保卫战

    日军攻陷涿县后,我守军因战局变化太快,部署未定,形成混乱局面,而日军利用其反应迅的特点,快推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