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一大早起来,刘府附近的百姓们很是惊讶地现刘府的人竟然都回来,好大一帮人在刘大老爷和一个道士的率领下浩浩荡荡地开进了刘府。后面好些刘府家丁还带着斧头和锯子。 这还是要去砍那颗千年老槐树? “我说这刘大老爷怎么老和那棵树过不去啊?在那里好端端的,偏要瞎折腾.原本啥事没有,一砍数就闹鬼,还偏不长记性.活该他们家倒霉,平生不做好事,活该!“一大群小贩叽叽喳喳地说道.话语中大抵都对刘家不是很满意就是. “那颗古树千年成灵,镇压着州城风水.刚好就在州府风水的阵眼上。若是大树一倒,州城风水失去了这一方阵眼,如何还会有这般市面兴旺.更少不得全城人跟着倒霉招灾.血流成河都说不一定.哎~“一个仙风道骨的老道士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了刘府门前的一处早点摊子上,叹了口气,对着周围侃大山抱怨的群众说道. “哦,老神仙,此话怎讲?”周围的食客都不清楚自己什么时候,突然就冒出来这么一位道骨仙风的老道士,但依旧很感兴趣地赶忙凑上前来兴致勃勃地地问道。 老神仙笑着摸了摸鄂下白须笑道:“自古建城有三要,一曰山,二曰水,三曰道。有山则不匮,有水则不竭。道通则无碍。无论是水旱之灾,有青山在此,便会少饿死很多人。兵灾一起,有山为靠,也能保住很多人的性命。有河流经此,才会滋润农田,养育万物。不然你看看,有几个大城周围方圆是没有大江大河的?” 众人一听,立刻就明白了立刻点头道:“是啊,是啊,有座大山在,出产也丰富些,没有大河在,喝水都困难,谁在这里呆啊?但这些关那颗大树什么事情?“ “此城建城千年,也兴旺了千年。当年建城之时,也是那颗槐树芽之时。千年沧桑,那颗大树已经与这座大城的气运密不可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老神仙说完,见周围之人都不以为然也不生气。 “此地背后高山,千里来龙乃太行余脉,虽不峻奇,却也能保得一地百姓繁衍生息。前有大江,流波千里,正是此地富庶繁华之要。风水之道,无非藏风聚气而已。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你们没现此城之北的高山确实一座石山,草木稀疏。此城之南的江水却失之太直吗?这可起不到藏风聚气的作用。此城建成千二千年,富庶不过千年。无非缺少生气而已。此大槐树正在山水之间,阵眼之中。补足生气,福佑此地,实乃上天之赐啊!”老道士说完深深地叹了一口。 “天与不惜,福则不留,人作之孽,满城其咎。枝落之时,地动山摇。树倒之日,血海尸山。”老道士说完,扬长而去。声音盛大,四周百姓惊得目瞪口呆。待到回过神来,老倒是竟然不翼而飞。四周百姓面面相觑之后,四周寻找,老道士竟然好像凭空消失了一般? 这道士出现得突然,消失得也神秘。众人反应过来之后,一时间不由得议论纷纷。不到一个早晨,便全城都知道了“有神仙告警”的异事,然后很多临近的百姓无论信与不信,都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赶往刘府阻其砍树。 刘府内的法事倒是像模像样,那位刘府请来的高人倒是深谙民间法师要旨。无论是涂过白磷的符纸无火自然,还是一剑斩下,醋酸硼砂表演的血水涌现都是很能唬住一大群人的。 “王真人”手持一把金钱剑,装神弄鬼了老半天,累的满头大汗。倒是敬业非常,也让刘府诸位“看官”纷纷喝彩。但也就仅此而已了。 散布完了“谣言”的云狐子,隐藏在一旁冷眼相看,虽然不知道那位王真人到底和白莲教有什么关系,但他和刘府管家默契的配合。要说没有什么猫腻,云狐子能把自己的尾巴送给他当围脖。 王真人耍完了戏码,装模做样的掐了掐手指,又看了看天色之后,很是“庄严”地放下了手中的“法剑”,然后宣布道:“妖孽已除,阴魂已散,天下清平,大吉大利。现在可以砍树了。” 刘老爷虽然很是相信这位请来的”高人“法力高深,但依旧还是有点忐忑地追问了一句道:”真人,现在真的可以了吗?那些阴魂不会再出来作祟,这颗槐树妖已经被镇压啦?“ 王真人立刻面露不喜的冷声道:“刘老爷尽然不信贫道,何必请求贫道施法?” 刘老爷这才知道自己实在过于唐突了,但那日砍树之时,突然死掉的几个家丁实在让刘老爷放心不下,嘴巴动了动,最终还是没有说出话来,叹息了一口,摆了摆手道:“既然王真人已经杀灭的妖崇,那就砍吧!” 刘老爷话,几个家丁小心翼翼地背着斧头,满满地向着老槐树靠近。那一日暴死的家丁可都是他们的熟人,虽然高人一再保证妖孽已除,但自己的小命就这么一条,能不小心点吗? 好在家丁们一路靠进槐树,并没有什么异常。在场的所有人这才稍稍安下心来。就在几个家丁鼓起了勇气,举起铁斧准备开始的时候,突然门外一阵喧哗。一个家丁急急忙忙地跑了过来喊道:“且慢,且慢”。 家丁跑过来先对着管家一阵耳语,管家听完脸色一变,跑过来对着刘老爷嘀咕了几句之后,刘老爷面色顿时一脸铁青。刚准备作之时,外面的家丁也终于寡不敌众地被一大群人冲破了阻拦,涌进了刘府之中。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