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章 淳歌的监禁,阿史那的凌迟-《束手》


    第(2/3)页

    “不,这一次,您别帮我。”淳歌拭去泪水,换上一副坚毅的脸庞,说道:“我也是时候该学会一个人成长,没有您的暗中庇护,我究竟会走到什么地步,我第一次好奇这个问题。”

    经过起初的疯狂淳歌已经冷静了很多,他想了很多,终于明白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他自打出道便能顺风而上,一方面是他自己的能力,另一方面则是来自苏见豫的帮助,人脉也好,权利也好,苏见豫都尽量让淳歌在独立的同时给予一定的保护,可以说这些年苏见豫一直在为淳歌保驾护航。

    然而当苏见豫病倒了,淳歌的实力就显得有些薄弱了,朝中人对他的打击立马就见了成效,兵也好粮也好,淳歌连一丝的便宜都占不到,更有甚者,淳歌的行动也被制约,使淳歌做起事儿来,束手束脚的。更何况有阿史那伊然这个强劲的对手,淳歌自从一开始就是处于下风,在乐山出事儿前,淳歌早就显得有些后继无力了,直到乐山的死。它可谓是压垮淳歌的最后一根稻草,当一个人无助到了极致,只会有两个后果,一是被压垮,二是凤凰涅槃。

    正如有些人所说的,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最黑暗的一刻往往就是黎明之前,在淳歌的世界一片漆黑的时候,一丝光亮透进淳歌的心。那是报仇,一种似曾相识的信念让淳歌破而后立,可是以报仇为出发点所做的一切,不过都是些伤人伤己的行径。淳歌在北方‘建功立业’之后,所要面临的就是京中大臣的轮番轰炸,这更让淳歌感到自己的渺小,他的心境也就走上了另一个层面。

    “你,长大了。”苏见豫欣慰一笑,他的弟子终于要出师了,他背后身去,眼中闪过一丝道不清的情绪,又马上被淹没在喜悦里。

    “有苏向来没有斩杀文臣的习惯,你就到天牢里待几天吧。”苏见豫叹了口气,好在天牢就在宫中,朝中官员不可私自进入,至于淳歌是否真的在天牢也就不得而知了。

    “好。”淳歌淡然一笑,心中流过意思温暖。

    当晚宫中传出消息,说是皇上与淳歌的私下交涉彻底破产,淳歌也被打入天牢,正当所有人都质疑这个消息的正确性时,皇上正式下旨,宣判对淳歌阿史那以及参与北夷一战的将士的赏罚。

    淳歌身为讨伐北夷的领军人,战事的胜利,他自是功不可没,但是因为淳歌的士兵来路不正,淳歌出师无名,越级行事等等淳歌的功劳就打了折扣调教女神。虽有功但不抵过,在安南二十二年。淳歌二十岁的时候,他被皇上下旨撤去一切官职无论谁在何时何地都不准求情,否则就会与淳歌一样,此生收监天牢。永不再叙用。对于一个年仅二十前途无量的官员来说,一个永不叙用便剥夺了他卷土重来的机会,而一辈子待在天牢,则是一种软禁,一种对精神的折磨,甚至被斩首更加的残酷。总而言之,苏见豫的这道圣旨,随了林相等人的心愿,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就这么陨落了,当然真相如何也只有淳歌与苏见豫自己知道。

    相较于淳歌而言。阿史那的结局显然好了些。若说淳歌是活着等死。那阿史那就是一刀了结,只是这一刀割得有些久。如淳歌所愿,苏见豫没有接受阿史那的投降。朝中众人见淳歌已经失势便也不会再顾及阿史那的死活,因此当苏见豫下旨千刀万剐阿史那时,竟是全票通过,这个刑罚的时间则是定在三天之后。

    除了这俩人是受罚的,其余提到的人多多少少都捞到了些许好处,其中秦陵被提成镇边将军,代替苏佑启镇守边境,宋琦也接替淳歌成了松城的知府。至于乐山,附和了中国最古老的传统,死后闻名。苏见豫不仅授予其一品大将的职位,更是将一个世袭的爵位赐给他,只是乐山至死都未有过一妻一妾,哪来的后嗣,这个爵位也不过是个摆设罢了。然而皇上允许乐山的弟弟乐水的儿子去接替乐山的爵位,这无疑给备受打击的官家注入一丝清泉。

    东南如今的状况,淳歌并不知晓,而京城这一天却是热闹之至,因为今天正是阿史那伊然的行刑之日。人群涌动的京城,早就有老百姓拿着板凳见证阿史那被剐肉的一刻。

    “官爷,今日是这人的最后一日,我拿了点吃的给他,让他吃了好上路,还望官爷通融。”一个身着囚衣,手带镣铐的年轻男子,客气地对守着执行斩首命令的官兵,说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