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字稿传道-《超品学士》


    第(2/3)页

    当然,若是一个人天纵奇才,观览天地宇宙之妙,自悟功法,那就另说了,只是这种天纵奇才实在是渺若沧海一粟,亘古罕有。读书人获得文庙传承,其实就是走的一种捷径。

    “公子,吃饭了!”耳旁响起丫鬟幽兰的呼唤,把江云从一阵发愣中惊醒过来。

    江云起身,就要收拾起石桌上的这副王池的游苦竹山记,再看了一眼桌上的卷轴,不由一怔。

    上面的文字虽然还在,似乎并没有什么改变,但是给予江云的感觉却不一样了,变得平平无奇,没有了那种蕴藏的气韵,没有了那种带来的强烈感觉,仿佛就是一副普通的书法了。

    他再看了一眼,这并不是自己的错觉。他知道,长久揣摩前人名士遗迹手稿,倘或有所小成,获取了其中些许的力量,那么这副手稿以后对他的作用就不会很大了。但是只要其中遗留文气尚存,依旧可以转手,为他人所用。

    不过现在他却隐隐感觉,这副王池的亲笔手迹只怕是彻底废了,他看不到其中的灵动之气了,转手只怕也不会有人要了。

    刚才他观摩这副王池的亲笔手稿游苦竹山,确实从中有所感悟,而且不是一般的“感悟”,而是属于上乘的“传道”,只是他现在并不明白这一点。

    若只是“感悟”,那么这副王池的亲笔手稿还有留待后人的价值,但若是“传道”,那么就大不同了。

    “传道”之后,这副王池的亲笔手稿游苦竹山记其中凝聚的浩然文气已然消弭无形,而没有了其中的文气充盈,这副王池的亲笔手稿也就等于成了废品,消失了其大半的价值了。

    这也是大部分名人高士前辈遗迹手稿的命运下场,一旦其气留待后人感悟或者传道殆尽,那么这些遗迹就渐渐成为废品,无有什么价值之物,只能当作纯粹的书法作品了。

    但有的却也不同。比如那些准圣,亚圣,乃至四圣遗留下的“圣物”,凝聚了圣人之浩然正气,其气磅礴,大不可挡,其气有灵,以致可以自行吸取天地之气而源源不断补充,乃至可以千年,万年而不朽。

    而王池不过是一品进士位格,论才气自然比不过立法封圣的圣人,他的这副游苦竹山记手稿,自然也非“圣物”可比,所以一旦“传道”之后,其气消弭,成为废品,就是很正常的事了。

    不管怎么说,科举功名还是第一要务啊,江云突然望向北边,心说县试的那些考官们,应该还在判卷吧。

    临水县县学学宫,大门依旧紧闭着,在县试结束后的三天,学宫大门都不会开启,直到放榜之日。县试的正副主考官,考官,以及府城来的监督官吏,三天内都要待在这学宫之内,寸步不离,吃住都在此处。

    现下时间已经很晚了,学宫正堂大殿上,各处厢房内,依旧灯火通明,考官们还在进行紧张的阅卷工作。

    现在进行的,还是第一轮的初选工作,就是把那些不堪入目以及离标准太远的垃圾卷子黜落掉。虽然只是第一轮的初选,却也马虎不得,二千余份考卷,每一份卷子都要考官仔细过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