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五章 冰窑暖棚(四)-《盛世皇商》


    第(2/3)页

    钟先生给粗略地估算了一下,在这么大的暖棚里一年中可以种植四茬蔬菜,每亩亩产六千斤,一个暖棚年产的蔬菜就可达三万余斤,在青黄不接的季节出售,要比平时多赚几倍的钱。如果是种植反季蔬菜,经济效益就更高了。

    别看唐俊和朱垣性格不同,却在当差做事上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利落、干练。对于突如其来的重担没有一句推诿,领着他们的新属下就行动了。第一件事当然就是拉土了,他们向田亮借来新安装的轮胎车,和亲兵去西山拉土。那会的西山并没有几户人家,庄稼地也少,那里是山区,树多、鸟兽的粪便多。树叶年复一年地飘落、腐烂,土质相当肥沃。王爷把带回来的成捆的编织袋给他俩用来装西山的肥土,一袋土一百多斤,只是把表面的腐殖质装了回来,并没用挖开土层,也就不会使土壤沙化了。亲兵们把土拉回来,按王爷的要求,拌上一定比例南外府的土,倒在了玻璃暖棚、塑膜暖棚里,根本不用施肥。然后把王爷教给他的西红柿、草莓、沙白瓜、紫甘蓝、西兰花、油麦菜等大清没有的水果、蔬菜的种植方法,按照分开的育苗池下种了。除了水果和蔬菜还要培育树苗、花苗、香料苗、草药苗等,每一个种类在一个育秧池里培育。钉上写了品种的木牌,省得忘记是什么秧苗。

    半地下式防风、防冻的塑膜暖棚里也种上了茄子、豆角、芹菜、油菜、白菜和萝卜等常见蔬菜,还有苋菜、汉菜、空心菜、莴笋、芋头、榨菜、尖椒、甜椒等京城不常见的蔬菜。这是做试验。有不明白的唐俊就向王爷请教,王爷不在府上就看书了解。不少人都开玩笑地叫唐俊、朱垣为“唐棚长”、“朱棚长”。他们都是王爷的得意门生,是王爷把从异域学来的技艺第一批传授出来的接受者。

    王爷的育秧方法是把种子放在温水里泡一小时,再把水去掉,放在干净的容器内,上面用湿毛巾覆盖,每天换两次温水淘洗,等种子发芽了,再按十五公分的距离种在土里,浇上水即可长成幼苗。

    王爷的育秧盘,分为蔬菜育秧、水稻育秧等多个种类。都是塑料框架,能拆能合的组装设备。又干净又好用。技术教给两位棚长,育秧盘也交给了两位棚长,把两位棚长都喜欢坏了,生怕磕了、碰了地爱护着。水稻是来不及了,已经过了插秧季节,只能等明年再做。

    看到王爷这么认真地做他要做的事,马平心里非常感动。在前途未卜的情况下,投这么多的钱建造了这么精良的冰窖和暖棚,购置了这么多新起点设备,换一个人都不敢想啊。拿自己的俸银给皇上赚钱,这得是什么心胸的人才能做得出来啊?

    马平觉得王爷云游回来好像换了一个人似的,不但开朗健谈,更加平易近人,还好像掌握了很多大清人没有的知识学问。

    王爷的事是皇上首肯的,皇上对王爷的信任比对哪一位皇室宗亲都亲厚,比对朝中哪一位大臣都信任,跟着王爷干没错儿。

    打这以后,马平跟在王爷身边是寸步不离。

    冰窖和暖棚一直是王爷心心念念的设施。他的事情要是没有这两个设施就象没有双腿那样很难往前迈步,现在总算是如愿以偿。

    两个暖棚、一个冰窖、一个塑膜暖棚都竣工后,王爷对参加这个基础建设的所有人都给了一定的赏赐。每个人二十两银子,休假三天。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