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大雪无情,匍匐在城市角落的生命-《胡马》


    第(2/3)页

    “你安排我见一见喻书记吧。该说的话要说,该了的事要了。唉!”蔡朝东说,神情落寞。

    送走戈平明、蔡朝东,已是晚上十点。窗外,雪飘飘洒洒,寂然无声。在这静谧的冬夜,袁晋鹏失眠了,辗转反侧。看来,蔡朝东牵扯到图书馆回扣案。受贿罪的立案标准低,蔡朝东在劫难逃。钱啊,你这万能的魔物,你能让卑贱者如登春台,也能让高贵者堕入尘泥。可是,没有它,你寸步难行啊!当下还有哪个行业没有被铜臭玷污?学校?医院?殡仪馆?现在连图书馆这种书香扑鼻的圣殿都沾染了铜臭,哪里还有净土呢?他想起若干年前流行的民谣:一等公民是公仆,子孙三代都享福二等公民搞承包,吃喝嫖赌全报销三等公民搞租赁,汽车洋房带小姘四等公民大盖帽,吃完原告吃被告五等公民手术刀,割开肚子要红包六等公民是演员,扭扭屁股也来钱七等公民搞宣传,隔三差五解解馋八等公民方向盘,上班下班都挣钱九等公民是教员,鱿鱼海参认不全十等公民老百姓,学习雷锋干革命。当时并不觉得这首民谣多么高明,现在看,它至少揭示了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性趋势:金钱是衡量人生价值的主要标准。

    早晨醒来,袁晋鹏发现到处明晃晃,才想起昨夜下了大雪。拿起床头柜上手表看,八点了,赶紧起床洗漱。雪停了,白茫茫一片,很深,一脚踩下去,淹没了脚踝。走进办公楼,见不少人正跺着脚,甩鞋上的雪块。他也下意识地用力跺脚,然后快步上楼进办公室,摁下空调开关。过几分钟,空调“呼、呼”地启动,送出暖暖的热。刚坐下来才几分钟,桌上的电话响了,喻四海找他。

    大雪天喻四海这么早来办公室,莫非有什么急事?果然,见袁晋鹏进来,喻四海说:“晋鹏,城西昨天晚上一间平房被大雪压垮了,有一对夫妻伤势很重。你带上车林林跑一趟,先去市医院,要医院不惜代价抢救生命,有什么情况,及时报告我。一旦出现人员死亡的情况,你要和市委宣传部商量怎么办,不仅要注意报纸、电台、电视台的动向还要关注网络媒体,千万不能把影响搞大。”

    袁晋鹏没有听说这件事,却不便详细问:“好,我这就和车林林去。”

    喻四海见袁晋鹏站在原地不动:“还有事?”

    袁晋鹏说:“师院的蔡朝东院长想见您,您上午有时间吗?”

    喻四海直视着他:“蔡朝东什么时候说要见我?”

    喻四海问得蹊跷,袁晋鹏只好如实相告:“昨天晚上,他和戈教授一起来找我,说有事要当面向您汇报。”

    “这个时候不见为好,有话过一段时间说。你找个理由吧。让他安心工作,身正不怕影子歪。当然,如果有问题,我也帮不了他。”喻四海稍加思忖,说。

    袁晋鹏有点意外:“好。那我去医院。”

    喻四海不肯见蔡朝东,说明目前调查结果不明朗,拿不准蔡朝东是否牵扯其中。但这么点小事都办不了,他觉得实在不好向戈平明、蔡朝东交差。该怎么说呢?

    从喻四海办公室出来,袁晋鹏和车林林坐车直驱市人民医院,虽然路程很近,步行未尝不可,但毕竟缺少“公事公办”的派头。到了医院,院长说,几分钟之前,女患者封雪梅颅内出血,伤重不治,已经死亡,男患者砸中背部,经过抢救,没有生命危险。袁晋鹏问,他们家里来了多少人,当心闹事。院长说,夫妻俩是西北人,亲戚没有两、三天到不了晴川,估计不至于闹事。

    回到市委大院,他们直接去周秋水办公室。周秋水听罢情况介绍,觉得不是小事,赶忙召集分管新闻的副部长和新闻科长、外宣办主任开会,防止媒体挑事。本地媒体通知一声能解决问题,可市外、省外一些媒体,什么都市报、早报这些市场化的报纸不好办。而诸如网易、新浪、腾讯、搜狐这些网站更难对付,几乎不理会地市一级宣传部的意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