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娘家人-《沐兰辞》


    第(2/3)页

    进了大门,瞧见轿厅那边多了几乘轿子,便点了门房一个婆子问话,“府里来客人了吗?”

    “回姑娘的话儿,确是来客人了。”那婆子弯着腰,满脸堆笑地答道,“说是老太君的娘家人,这会儿正在后头厅里用茶呢。”

    沐兰一怔的工夫,赵重华便扯了她的袖子,压低了声音将她心中所想问了出来,“安老太君不是孤女吗?哪儿来的娘家人?”

    沐兰轻轻摇了摇头,表示她也不清楚,叫瑞喜摸出几个钱儿打了那婆子,又吩咐鹤寿道:“你去瞧瞧,来的究竟是何方贵客?”

    她对安老太君的身世不甚了解,只知道安老太君的父亲也曾是大晋的一员猛将,立下赫赫战功。后因伤挂印,朝中担着个虚衔,在京荣养。

    安老太君的母亲早早过世了,安将军因负伤之故亦再无生养,只安老太君一个女儿,视为掌上明珠,对其宠溺有加。若不然也做不出请人托情,纵着女儿女扮男装参军的事情。

    安将军病逝之后,朝廷收回勋禄,将军府也随之败落。安老太君守孝期满,成了解国公的妾室。

    她来了这许多日子,从不曾听说过安老太君有娘家人。既能进得府来,想也不是冒名认亲的。若果真是安老太君的娘家人,她少不得要换了衣裳去见客。

    鹤寿答应一声,脚步飞快地去了。

    后头的花厅里,安老太君神色漠然地坐在上,下头坐着一个三十来岁的妇人,生得一张瘦长脸,高颧骨薄嘴唇儿,天然带着几分刻薄相。

    这会儿正捏了帕子抹泪,“……公公致仕之后,家里的日子是一年儿不如一年儿。田里本就没什么出息,开春一场大雨降下来,好好的秧苗儿全给毁了。

    虽说后头补种了,可到底是遭了灾的,地薄土不肥,出来的苗儿稀稀拉拉的,十亩田能出一亩的粮就不错了。您那侄子偏又在这节骨眼儿上病了,在老家看了多少大夫都没瞧出个名堂。

    那可是我们一家子的顶梁柱啊,他若是有个三长两短,我一个女人拖着一群孩子如何过活?若不是实在没辙了,我也不会厚着脸皮求到姑母您的跟前儿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