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熟人-《沐兰辞》


    第(2/3)页

    摊主因着她们买的多,连盛豆娘的花篓一并送了。那花篓是拿细竹篾儿编的,大肚小口,编得很是精巧。也不必寻旁的东西来装了,交由跟在后头的护卫提着。

    买了豆娘又买了风筝,还挑了一些样式新颖、做工细致的绉花。街上还是卖吃食的居多,沐兰刚吃完寿宴,也怕露天摆着的不干净,并不去买。

    丹禄和鹤寿两个对吃食也没什么兴趣,专往卖胭脂水粉之类的摊子上瞄。这阵子京城时兴彩纱和飘带,梳好了髻,缠一圈彩纱或缀上几条飘带,叫风一吹,轻盈盈的十分亮眼。

    大户人家的姑娘嫌这些个轻佻,鲜少有戴的。普通人家的女孩子佩不起金银玉的饰,便对这又便宜又好看的东西十分中意。传到宅院里头,也得了丫头们的青眼。

    国公府因着没有男主人,门禁比别家更严一些,丫头婆子轻易不许出门,更不许卖花婆子和货郎门里门外的打转,想淘换也没处淘换去。

    沐兰见丹禄捏着一把飘带爱不释手,便叫鹤寿摸出一把铜钱,挑好的买了一些。

    买这些原该自家掏钱的,沐兰却体谅她们月钱不多,见她们喜欢便捎带手给买了。丹禄心里感激,同沐兰说要买些彩线和葛布的素帕回去,给她绣一些平日里擦汗用。

    沐兰一直泡着药浴,每日坚持锻炼,夏日里出汗出得尤其多。丝帕沾上汗渍便洗不出来,出门或者见客的时候拿来配衣裳还好,拿来擦汗实在是浪费。

    她嫌丝帕中看不中用,便叫瑞喜帮她裁些棉布的帕子来。瑞喜在库里翻检了半日,翻出一匹素面锦棉来,掺了上好的蚕丝,经纬交叠,织出天然的花纹,比纯丝的还要贵上几分。

    她是国公府唯一的后人,吃穿用哪一样不金贵?普通人家用的棉布麻布,再不会往她院子里送。

    跟红玉讨要一回,红玉立时叫针线上拿上好的细葛布裁出几十方帕子送过来,上头又是花儿又是鸟儿的,绣得满满的图样。一说是姑娘要用的,哪个敢不用心?

    这一回之后,她再不要针线房上的成品,单要了葛布来,叫丹禄裁了,锁上边儿便拿来用。

    好歹是一府的少主子,用这样的帕子未免太寒碜些。丹禄锁边的时候顺手在边角上扎个图案,简简单单的一朵花一片叶,倒得了沐兰的喜欢。

    外头卖的素帕都是裁好的,用的葛布不如府里的好,纹路不是那样细密,反而更透气吸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