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 历史洪流不可挡-《文科大唐》


    第(2/3)页

    “而接下来积累数年,到了九十年的时候,我大唐的粮食产量将会惊人之高。我大唐那个时候北方关中的平原还有中部平原将会全面基本上实现了合作社制度。那时候大量的富余劳动力将会转移到工商业。其中土木建设可以铺设朝廷的主干道,为将来的调兵和输送各种资源做准备。甚至各种水利在贞观十年之前可以得到很大改善,按照阎立本他们的能力,每一个县根据情况因地制宜建设小水利,完全可以基本上保证旱涝保收,哪怕损失也不会太大。再加上期货市场稳定利润,那这样百姓日子过得稳固。”

    “至于别的工商业的制造,包括各种木器冶炼等等,都会拥有巨大的富余劳动力进行从事这些事务。那这样我们可以获得大量的钢铁,木材,铜等等东西。我们的军队将会有足够多的钢铁和各种的军事装备作为准备。而草原的突厥人一旦归心,那我们将会可以获得大量战马,可以组建我们的大量骑兵部队。甚至突厥人也都可以加入我们的骑兵部队,去跟着我们打天下。”

    时不凡说展工商业,这样其实是通过工商业来吸收大量剩余劳动力,来解决就业问题。甚至可以通过工商业提供大量的工业资源,尤其是军队所需要的资源。这样是一个重要的战争潜力,让大唐可以有更多的资源去对外战争。工商业的财富比起土地农业财富更多很多,这样带来的战争潜力远比别的要大很多。

    可是当听到了展工商行业,房玄龄马上摇头说:“不行,重农抑商,农本商末,这样乃是国策,这个是祖先的教诲,哪里能够更改?”

    房玄龄开口就是反对展工商业,并且一开口也就是祖先的教诲和传统。不过这个并非是真正因为祖先传统,因为房玄龄身后代表的是士族地主阶级,他们的利益是在农业方面,不在工商业方面。地主阶级是最反对国家工业化的,一旦国家工业化,那他们将会面临为了留住那些佃户不得不提高佃户的分成。甚至一旦工业化了,那工商业的阶级将会地位提高,这样他们本质上是不愿意工商业展的。这个并非是儒家的原因,是他们阶级利益的原因,必须要反对。

    所以从古代重农抑商的国策,到后来的清理地主阶级,这个是各国都必须要经历的一个过程。在工业化面前,地主阶级是最大的阻力,必须要扫进历史的垃圾堆。他们不会就这么甘心放弃统治权的,必然会尽量的争取维持阶级利益。所以房玄龄听到了要展工商业,这样必然会要求反对。

    不过时不凡却反问:“房仆射,如果到时候粮食产量大增,那谷贱伤农怎么办?谷贱伤农,难道损失的还不是普通百姓?所以,必须要主动削减从事农业的人口,通过减少农业人口,分流剩余的劳动力去从事别的行业,这样才是根本。”

    “可是,可是……”房玄龄也都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

    因为房玄龄现这个注定是个一个大坑啊,因为他不管怎么回答,那都是有问题的。房玄龄这个老奸巨猾的家伙,能不知道这里面有问题吗?如果他继续坚持把农民束缚在土地上,那也就必然是谷贱伤农,伤害到了普通百姓,那他就是坑害百姓,这话他当然不敢说。

    可是房玄龄同样不敢说解散这个合作社模式,解散这个合作社模式那同样是在坑害百姓!倒是百姓就会问了,我采用合作社模式,粮食产量大增,收入大增,每家每户都过得日子很不错,本来一年才能够吃一两次肉,现在十天一次,这日子多么幸福啊!你让我回到过去的那种情况,那百姓敢和你老房拼命了。所以废除合作社模式,那也就是在让百姓收入降低,这样同样是要被戳脊梁骨骂死的。

    时不凡给百姓增加收入,你老房给百姓减少收入,你老房作死啊!如果房玄龄敢提出主动采用更落后的生产方式来降低粮食产量,这样老房将会成为全国公敌。明明有更先进的生产方式不用,你老房要求采用落后的,这样你老房还用在国内混吗?没有见过这么愚蠢的,居然放弃粮食产量更高的方式不用去特意采用落后的,这个得是多么“反.人类”啊!

    所以时不凡这个绝对是两头堵啊,赞同也不行,否认也不行,这样房玄龄真的是坐蜡无比。想要维护自己阶级利益,必然要抗拒工商业展。可是如果工商业不展,那无法吸收大量的剩余劳动力,那个时候谷贱伤农,百姓同样会被逼无奈的去闹事。

    人类的**也就是无穷的,别看现在百姓只是要能吃饱肚子就行了,可是以后吃饱了肚子,那他们所想要的也就不只是吃饱肚子了,是更多的东西了。这个房玄龄非常明白,朝廷上的衮衮诸公也都明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