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二章 一生俯首拜阳明-《文科大唐》
第(2/3)页
时不凡主动首先问:“你们认为这些日子读书,有何疑问呢?”
汝南公主首先问:“请问时员外郎,心学一直讲究要有一颗赤子之心,真正的不为外物所迷惑,可是有何用呢?这个赤子之心,有何用?你曾经说过,心不动,那天地能够包容,那这样有什么用处呢?”
“你们是不是认为这个没有用?这个赤子之心,是不是感觉不能够带来好处,感觉不知道有何用途呢?”时不凡问。
“嗯,好像没有什么用啊?”汝南公主问。
看着大家都是感觉这个修心的学问没有用,时不凡也都没有感觉疑惑,因为很多人确实不明白这个到底有什么用。如果是古代那些迂腐的教师,一定会狠狠的责骂,认为这个是读书是为了好处,为了功利,这样如何能够行呢?其实时不凡并不反对读书为了功利,不过他却认为读书所想要得到的功利,并非是一般人所看到的那些“功利”,而是更长远的好处。时不凡不反对读书是为了好处,不过这个“好处”绝非单纯是那些能够靠着肉体能够感知的东西,比如说金钱权力美色等等七情六欲能够感知到的东西。只有超脱于这些,那才是真正的好处。
“你们也许认为这个赤子之心,不为外物所动,是一个没有什么用的东西。可是我却要告诉你们,如果说只要你们能够有了一颗赤子之心,心无外物的强大内心,那你们可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呢?”时不凡说。
“不会吧?既然心无外物,那什么都没有,没有学过兵书,那如何能够打赢敌人?”汝南公主问。
时不凡知道,一般人也许想要明白这个心无外物是如何能够打赢敌人,那是非常疑惑的。
“我给你们讲一下一个关于王阳明的故事,这个王阳明可以说是心学真正的创始人了!”时不凡说。
时不凡把后世王守仁的一些战斗的例子讲解给了这些学生们听,尤其是这个王守仁身为一个军事家的哲学。王守仁是明朝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哲学家,而他一个文人能够打仗,并且打败了很多那些看起来强大的敌人,而也许很多人认为他是怎么能够做到的,这个很不理解。
可是时不凡真正看到了王守仁的那些例子,其实无非是几个套路,那也就是自己不上当,然后让敌人上当。自己不上当,让别人上当,这两句话其实说起来容易,可是做起来是很难很难。在战场上自己不上当,在绝大多数实力相差不大的时候,那已经是立于不败之地了。而这个时候让敌人上当,那你几乎是赢定了。
王守仁不管是在江西作战,还是平定了宁王叛乱,其实无非也就是这两个套路。只要稳定了自己,不被敌人的任何假象所迷惑,这样敌人根本拿你没有任何办法。至于让敌人上当,那王守仁其实来回也就是两个套路,自己不上当之后想办法让敌人上当,这样敌人失败也都是必然的了。
王守仁虽然没有学过太多兵法,可是只要明白了“自己不上当,让敌人上当“这个简单的道理,那几乎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在中国甚至全世界,那么多名将都做不到这一点,要是他们上当了,要么也就是他们没有让敌人上当。
时不凡认为王守仁能够打败敌人,不是靠着他学过了多少兵法,而是他真正的能够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敌人任何花招手段,他也都坚定内心,不会被人恩和的“外物”所困扰,这样敌人对他的任何诈骗手段也都毫无用处。只要稳稳当当,那敌人也就犹如狗咬刺猬,无法能够有任何办法下嘴。
相反,他做到了让敌人上当。他知道敌人想要什么,他非常清楚敌人想要什么,敌人愿意相信什么。他对于人类内心了解是非常厉害的,他非常清楚什么人喜好什么,最后也就是投其所好罢了。王守仁对于人类内心的弱点有着非常深刻的了解,他非常清楚敌人想要什么。一旦知道了敌人想要什么,那顺着对方想要的,所喜欢的针对性的布置计划,那这样敌人完全是被他牵着鼻子走。一旦被牵着鼻子走,那距离失败也就是一步之遥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