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科举只是敲门砖-《文科大唐》


    第(2/3)页

    所以在唐朝初期,有一个行为叫做“行卷”,也就是把自己的作品和一些诗作言论方向等等写成文字,然后扔到那些达官贵人的院子里面,然后达官贵人看到了之后可以帮你在科举时候说项。甚至很多达官贵人都认为自己是在提拔人才,是在重用人才。

    时不凡对于这种人,简直是嗤之以鼻。哪怕他们选出来的人才是真正的人才,可是也别用破坏考试规则的手段来提拔人才啊!这种虽然选出来的也许是真正的人才,可是骨子里面却改变不了这个是在作弊的事实。这个科举制度初期,居然把那些真正有才华的人逼迫到了作弊的地步,可想而知这个唐朝初年科举制度是多么扭曲变态的。

    “你们不用为此感觉羞耻,是这个世界不给你们一个展现自己才华,发展自己的舞台。所以你们不用为这个作弊而感觉到羞耻,因为这个考试本来也就是在比的是谁的作弊手段更好,而并非是真正的才华。如果这个科举是公平的,我自然会建议你们去公平的参加科举。可是这个科举考的不是才华,而是作弊手段,那我自然建议你们去作弊。因为科举靠的才华,那我无话可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人家怎么要求你们也就这么做,那我有什么好生气的?”时不凡说道。

    “谢师傅!”任雅相和辛茂将一起说道,然后马上离开了。

    时不凡不认为自己是错了,如果考试是真正公正的,那时不凡自然不会建议他们去作弊。可是唐朝初期的科举作弊如此猖獗,都被记载到了史书里面,那时不凡能说什么?在一个本质上是作弊的考试,你堂堂正正的去考试,那你只能够被吃掉。唐朝的科举不是后世的高考,是公平的。唐朝的科举,那本质上是一个作弊者的游戏,那时不凡为什么还要建议他们去堂堂正正的考试?时不凡并不迂腐。

    “夫君,你这么做,不是在教坏学生吗?”秦嘉瑞也都有些忍不住问道。

    时不凡反而说:“我是在因材施教而已!”

    “因材施教?”独孤大雪却感觉奇怪。

    “很简单,如果对于是普通的小孩子,那我自然会建议他们去学习真善美。如果面对是一个专研学术的,我也都会告诉他们我的心学,还有让他们去精研学术。可是这个任雅相和辛茂将不是这种人,他们是政客。因为他们立志于成为政客,那我也就告诉他们不用在乎手段,只要能够达到目的,为了自己阶级的利益,可以不折手段。可能怪我吗?这个科举本来也就不是在比拼才华,是在比拼作弊手段和靠山,那我能够有什么好说的?”时不凡说道。

    “可是,他们的才华,到时候能够进入仕途,能够帮到你吗?”秦嘉瑞急忙问道。

    “哼,才华?才华这个东西说重要也重要,说不重要也不重要。如果官场里面彻底是能者上庸者下,那这个世界早就没有乱世了。说到底,科举只是一个敲门砖,代表了你又这个资格而已。至于学习什么,并不重要。为官的知识,是从课本里面学不到的,并非是专业就能学会的。他们的才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混进官场。混进了官场之后怎么发挥,那也就是修行在个人了!其实科举考什么,并不重要。作为政治家的思维,并不会因为他所学的是什么专业,考试的是什么专业而产生影响。真正能够产生影响到,只有他们背后的利益集团而已。”时不凡说道。

    时不凡并不认为科举考试是有问题的,甚至他不认为所谓的八股文或者是各种考试内容都会对于一个政治家有有太多影响。也许很多后人把中国古代衰落和各种文人不愿意去开疆拓土,归咎于某一个学说或者是八股文禁锢思想。其实这个并非会是如此,因为作为官员,作为政治家,作为政客,都有自己所代表的阶级和利益集团。他们要为自己的利益集团牟利,如果当开疆拓土对于那个利益集团有利,那他们自然会毫不犹豫的去开疆拓土。

    可是当开疆拓土对外开放对于这个利益集团没有利益,反而有害,那作为代言人自然会反对。说到底某一个学说,对于从政者自己也都影响很低,自己出身于某一个学说,是如何进入官场的,这个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看他代表都是哪一个利益集团。什么八股文,什么考试内容,这些都不重要。至于说什么八股文禁锢思想,这个时不凡却不认同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