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奶酪很好吃-《文科大唐》


    第(2/3)页

    可是一旦双方打开了交易的渠道,能完善的进行交易,这样游牧民族也多会计算这里面的“成本”。爆发战争抢掠到的,也许只是一次性的,反而破坏了长期的关系,让以后双方关系蒙上阴影。可是如果长期交易,反而能够让那些游牧民族投鼠忌器,不管随便乱来了。所以经济互相依存,才是让两个经济体之间互相和谐的手段。当然,这个经济体,不单只是国家,也许还有商业公司之间。总之经济体互相依存越是密切,这样双方爆发大规模战争的可能性越少。

    时不凡一旦给突厥人打开了这个保存鲜奶的办法,那意味着突厥人已经第一选择不是通过战争来获得资源,反而是通过贸易了。这样可以说是几乎一劳永逸的解决了突厥的问题,甚至让突厥瓦解了。这个贸易,其实在明朝是一个有效钳制游牧民族的手段。

    “你们有没有那些已经放置几天,然后已经凝固成为了膏状的奶制品?”时不凡问道。

    突利去找了找,果然找到了一些已经凝固成为了膏状的奶制品,显然是前几天从战马那里挤下来的马奶。不过目前放了几天,成为了膏状了。时不凡看了看这个膏状的奶制品,突然口水留下来了。

    “酸奶,好久没有吃到了!”时不凡突然嘴馋了。

    时不凡也不客气,直接拿起了这个酸奶,闻了闻气味,然后确定没有变质之后,开始不客气的吃起来了。

    “味道不错!”时不凡没有吝啬赞美。

    不过突利赶紧问:“也就是这么几天了,已经成为膏状之后,留不了几天了,就要变臭了。你有办法能更长保存吗?”

    时不凡回答:“很简单,你们拿来一些缝隙比较大的布,这样我们可也都可以做成奶酪了!”

    时不凡其实介绍给这些突厥人的方法,也就是制作奶酪的方法。奶酪是西方一种经常使用的食品,主要是在西方非常流行。不过这个奶酪算是一种真正起源于西方的食品了,起源于西亚,然后传入欧洲,兴盛于欧洲。后来蒙古人通过远征加深了亚洲和欧洲的交流,这样才把西方的奶酪和东方游牧民族的奶制品进行结合,算是做出了东方的奶酪。

    不过目前突厥人兵不懂得如何制造奶酪,目前奶酪也只是在西方才有,东方几乎没有人懂得。时不凡懂得制造奶酪,其实还是多亏了他那个大学里面的蒙古族同事,这个家伙可真的是会做奶酪,经常拿去学校里面大家分着吃,味道不错。在二十一世纪各民族还是比较和谐的,虽然有些人在网络上什么大喊蒙元清鞑的,可是事实上生活当中各民族早就没有什么真正的仇恨了,也不至于对方是少数民族就喊打喊杀的。

    所以时不凡也都经常去和那个家伙索要奶酪吃,顺便学会了制作奶酪。奶酪保质期比起鲜奶要长很多,如果是制作成为干奶酪,那甚至长达一年以上也都可以保证不变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