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不一样的玄武门政变(五)-《文科大唐》


    第(2/3)页

    李渊再次问:“那这个明显不够,光是这个不足以你判断是我吧?”

    “很简单,我看到了我那个所谓岳父独孤开远将军。据我所知,独孤开远是当年独孤信的后代,而独孤信的三个女儿分别是三朝皇后。至于皇帝您的母亲也就是独孤信的女儿,并且追封了皇后。可是独孤开远为什么要支持秦王?秦王能够给他什么?无非是国公、卫大将军的爵位官职,可是这些东西皇帝你也都能够给他,他为什么要舍近求远?”

    “还有,一个国公和卫大将军,并不足以能够让独孤家振兴。独孤家已经日渐没落,也许也就是皇上您这一代有机会再次崛起了。独孤家虽然是三朝皇后,可是独孤信之后却在也多没有什么人才了。所以他们只能依靠新朝廷的皇帝,只能够争取借势来崛起。而独孤开远如果支持秦王,那可是舍近求远了。古人云一朝天子一朝臣,也许皇帝您的母亲是独孤氏,也许会看在生母的份上照顾独孤家。可是秦王的生母是窦家的人,虽然皇帝会照顾外戚,可是却没有理由连祖母那一代也都跟着照顾啊!”

    时不凡明显感觉到了独孤开远投靠李世民明显不太正常,独孤开远投靠李世民不是舍近求远了吗?虽然独孤家是三朝外戚,可是外戚这个东西却不挑顶用。因为古代是以男性为尊的,而家族传承主要依靠男性为主,甚至很多女性也都没有资格把全名记载到史书里面的,包括皇后也是如此。所以外戚也是一朝天子一朝外戚,当朝皇帝也许会照顾自己的母族,也有可能照顾自己的妻族,可是总不至于连自己的祖母那一代也都跟着照顾吧?

    所谓人走茶凉,李世民的祖母独孤氏已经去世了多年了,要说李世民对他祖母有多少感情,那完全是扯淡。人走茶凉,你能指望当朝皇帝能够对一个已经去世多年的祖母有多少感情,然后爱屋及乌的帮助祖母的外戚?

    可是李渊不同,独孤氏对于李渊来说可是生母,生母在绝大部分的时候比祖母更亲近,这个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李渊可是独孤氏抚养的,这样感情更是无法避免了。他和李世民不同,也许李渊会照顾独孤家,可是李世民却绝对不会。独孤开远选择支持李世民,也许能够获得国公爵位和官职,可是对于他们振兴独孤家来说却没有多少好处,反而会因为李渊这个独孤家女人所亲生的儿子的退位,变得更是人走茶凉了。

    独孤开远应该没有这么愚蠢,所以时不凡认为独孤开远背叛李渊的“代价”太低了。虽然任何人都有背叛的代价,可是这个独孤开远明显不正常的低。

    李渊苦笑说:“哎,朕也是百密一疏,没有想到会是这样一个结果。当时我把独孤大雪雌黄给你,结果那个世民为了发动兵变,想要拉拢独孤大雪和独孤开远,然后结果你莫名其妙的被卷入其中。你那个时候产生了误判,认为自己被卷入其中了。可是独孤大雪并没有知道朕的计划,朕为了保密没有告诉她。可是这样也都造成了你们不知道,反而让你也都不得不跟着秦王走到了一起。”

    “接下来,你发现了朕的漏洞,为了保住身家性命,不得不拼死一搏了。而你发现了朕的计划,可是却是朕把你逼到了秦王那里的。成也萧何败萧何,看来朕这个是自作自受了。”

    李渊没有多说什么,也都没有骂时不凡是叛逆,因为现在他知道说什么也都没有用了。李渊不是那种怨天尤人的人,到了这个时候也都不用那么虚伪的骂时不凡是叛逆,也都不用大骂什么了。骂人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李渊非常清楚。

    李渊现在也都颇为后悔,如果不是自己没有把计划告诉独孤大雪,然后让独孤大雪再次转告时不凡,这样子时不凡也都不会产生了误判,让他加入了李世民那边。结果后来为了保住性命,不得不选择把他拉下马了。

    所以一切都有所谓的因果,最终还是李渊自己造成的因果。

    李渊再次问:“时不凡,假如朕直接把你们召唤到身边,然后重用于你,或者告诉你实情,那这次计划,能成功吗?”

    时不凡想了想,其实原先历史上李建成也许太过于迷信宫廷的守卫力量,或者是迷信与李渊会亲自出手灭了李世民,这才没有带太多的侍卫进去。结果这才造成了失败的结果,而也都连累了李渊。这个也许也就是历史的偶然,不过却让李渊的整个计划崩盘。不过这个时空已经不是按照原先的脚步来走了,是按照新的路程来走,时不凡自然不可能预测了。

    不过时不凡当然不能够把原先历史上李渊的计划也是失败的事情说出来,他只是沉思了一下,最终回答:“皇上,历史——没有假如!”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