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6章 一错再错-《大宋小郎中》


    第(2/3)页

    王院判抹了一把额头上的冷汗,上前仔细诊脉瞧了瞧。果然两个小王爷已经细若游丝,命在顷刻。心里一个劲叫苦,但是这世上没有后悔药,只能按照先前的预案进行补救。

    于是他艰难地咽了口唾沫,恭声对宋神宗和高太后说道:“启禀官家、太后娘娘,杨仙茅太医的方子其实还并不十分完善,治愈力实际上也就六七成而已。是他自己吹嘘的,说是能达到九成,事实上没有这么高。这些天在京城治疗时也有很多病患吃了他的药之后还是病重而死,没有任何效果。据老朽估计,两位王爷应该也属于这种情况。”

    王院判没有敢说用的是自己的方子,而是怪杨仙茅的方子并没有达到那么高的治愈力。这个说法实际上是很容易露馅,因为在皇家看病的每一道方子,抓的每一副药在尚药局都有备案,方子由尚药局统一保管,以便将来出现问题的时候倒查责任,看看究竟是配药煎药的问题,还是太医的问题。

    所以,王院判开的三个方子其实都保存在尚药局,只要一查便会知道的。不过王院判赌的就是官家这时候不会去查这件事,他会相信自己的话。至少短时间内会这样,这样就给他一定的时间来做手脚,看看有没有办法把方子换出来。当然,药的备份也得更换,这是以后的事,现在皇上忙都忙不过来,也不会有空去查这件事的,现在他也只能寄希望于此了。

    果然,宋神宗听了这话只是悲切的哭泣,并没有传令调取药方和备份的药物进行检验,查证王院判的话是否正确。

    两位小王爷还没坚持到天亮就死了,只剩下六王爷赵煦,因为吃的是杨仙茅方剂上的药,病情已经明显好转,这让宋神宗和高太后很高兴。特别是高太后,心中是又悲又喜。

    紧接着的几天里,皇宫中的人一个接一个的病倒了,大部分很快死去,包括宋神宗几个襁褓中的孩子,也都死于这场瘟疫。

    王院判为了维护他前面所说的话的,他在给其他娘娘和小王爷治病时,还是换了好多次药,并没有完全按照杨仙茅的药方。而且换下了的并不是起辅助作用的几味药,而是将关键性的药都换掉了。因此导致治愈率直线下降,从九成降到了四五成。

    可怜这些嫔妃美人婕妤以及宋神宗年幼的儿女,都在王院判的一己私心之下成了冤死鬼。

    眼看着自己的嫔妃和亲人一个个病死,宋神宗和高太后悲伤之下又充满了疑惑,将王院判叫来,问为什么治疗效果差的这么远。王院判的回答当然还是杨仙茅的方剂不成熟,最多有一半能治好就不错了。

    不过这一次龙公公发现了不对劲,在王院判离开之后悄悄禀报皇帝说:“管家,奴才觉得王院判说的话可能不是真的。”

    宋神宗吃了一惊,问道:“何以见得?”

    “回禀官家,宫里的宫女太监很多也都患了瘟疫,是太医院的其他太医给治的。但治愈率至少能达到七成了,并没有王御医所说的那么少,为什么那些御医的医术不如王御医,反倒治好的更多些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