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节 饥荒-《横扫世界的航母军团》


    第(2/3)页

    “也好,我先跟校长谈一下,然后再找他谈。”甘永兴从沙发上站了起来,他准备去处理今天的事务了。

    “参谋长,还有件事。”

    “什么?”甘永兴又坐了下来。

    “欧洲现在是不是在闹饥荒?”

    甘永兴的目光在谈仁皓脸上停留了两秒钟,问道:“这是罗云冲告诉你的?”

    “对,昨天跟他无意间谈到的,而且现在帝国正在向欧洲提供粮食援助吧?”

    “那你是要问,我们会不会有粮食危机吧?”

    谈仁皓点了点头,他要问的确实是这个问题。

    “这事我也大概有所了解,情况没有你想像的那么严重。”甘永兴拿出了香烟,“当然,帝国连续三年粮食大丰收,而且现在几个主要的产粮区都是机械化大规模耕种,保证粮食生产一直是帝国的基本国策,从去年,不,应该是从前年开始,我们还在西北地区开辟了几块新的粮食产区,从今年开始,这些粮食产区都将开始为帝国提供粮食了。具体的情况,你可以到资料室找相关的资料看一下,反正我认为没有什么好担心的,应该是我们的敌人为粮食问题担心。”

    谈仁皓也不再多打扰甘永兴了,毕竟甘永兴是海军总参谋长,而不是帝国农牧部部长,他对帝国的粮食生产情况知道得也不多,可谈仁皓也没有抱多大的希望,至少帝国海军的资料库里不会收集太多的与粮食生产有关系的资料吧。

    事实确实如此,谈仁皓在资料室里找了一个多小时,也就只找到了几份附带在帝国政府年度总结报告中的粮食生产报告,以及一些情报部门提供的敌对国,以及同盟国在这几年里粮食产量的情报。谈仁皓也只能带着这些资料回了办公室,因为没有其他的事情可做,他也可以花点时间在这些与海军没有多少直接关系的事情上了。

    俗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粮食生产一直是国家的基础性生产活动,不管是在平时,还是战时,粮食生产肯定是放在首位的。也许对某些国家来讲,需要依靠进口来满足国内的粮食需求,可是对帝国这类土地广袤,人口负担不重,而且自然条件优良的国家来说,粮食肯定得保证自给自足,甚至得考虑在战争时期为同盟国提供充足的粮食。

    在第一次全球战争之前,随着汽车的出现,各种各样的农用机械也出现在了田间,从第一次全球战争爆发前的二十年,到第一次全球战争结束,帝国国内的粮食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催化剂就是战争。因为战争的需要,大量农民加入军队,或者是进入工厂,转变为工人,而为了保证粮食生产能够满足国内需要,帝国在第一次全球战争期间就尝试性的建立了第一批国有农场,通过机械化大生产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农业人口的比例。这确实起到了相当显著的效果,可是在战争结束之后,国有化与帝国的自由市场经济相抵触,大量的国有资产被变卖出售,一方面可以减少政府的负担,缩小政府的规模,另外一方面还可以用变卖国有资产的所得来抵偿战争期间所欠下的国债。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帝国的农民开始接受机械化农业生产的方式,大型农场出现在了帝国的各个角落里。

    经济危机期间,很多农场主因为生产出来的粮食作物卖不出去,最终破产,这又引发了新一轮的兼并风潮。虽然在薛希岳首相上台之后,出台了几部保护农业的法律,但这却无法阻止农场之间的兼并活动。到战争爆发之前,大型农场已经不再多见,更多的是超大型的,甚至是站地数百平方公里的超级农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