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节 下滑投弹-《横扫世界的航母军团》


    第(2/3)页

    哈尔西刚松过起来,鱼雷还在继续逼近的时候,八架“射水鸟”再次从云层中钻了出来。这次,八架俯冲轰炸机没有出现在“勇猛”号的上空,而是在距离“勇猛”号大概两海里的西北方向上钻了出来,而“勇猛”号此时的舰艏正好正对着这个方向。这八架俯冲轰炸机也没有俯冲,而是朝着“勇猛”号直接飞了过来,轰炸机的飞行高度在缓慢降低。

    哈尔西迟疑了一下,突然想起了他在飞行学校里所知道的一种轰炸战术。“小心,下滑投弹!”

    战舰上的舰长也已经反应了过来,可此时既要规避鱼雷,还要躲避炸弹,没有任何一名舰长能够在此时同时照顾到这两个方面。

    下滑投弹与俯冲投弹的最大分别就是,下滑投弹不会在最后阶段进入俯冲阶段,其下滑角度在65度到45度之间,而在此之前还将缓慢降低高度。而俯冲投弹的最后俯冲角度在75度之上。投下的炸弹不是近直线的砸向目标,而是以更接近抛物线的弹道砸向目标的。因此,下滑投弹时,炸弹在空中停留的时间更长一些,移动目标的规避时间也就更多一些,所以在对付移动目标时,俯冲轰炸机很少采用下滑投弹的方式。

    在陆地战场上,下滑投弹主要用于对付集群类目标,或者是如同铁轨,公路等直线类目标,而且是由数架轰炸机同时进入,然后同时投弹。按照理想情况,采用与目标长度平行的方式进入,这样能够最大限度的让所有炸弹都落在目标上。可实际上,因为受到风力等影响,实际上很有可能所有炸弹都偏离目标。因此,下滑投弹最好的进入角度是与目标呈10度到20度的夹角,这样,就可以保证在投下的一批炸弹中,至少有那么几枚命中目标。

    也正因为如此,在对付航母这种长度接近300米的“线”状目标的时候,一次进入的是八架轰炸机,而是四架。八架轰炸机的间隔大概是50米,如果与航母纵向的夹角是20度的话,那么八枚炸弹中有可能会有3枚命中航母。这个命中率已经相当的高了。当然,前提条件是,这八架轰炸机都能够顺利的投下炸弹,而且轰炸机之间的间隔不能有过大的变化。

    在对付这种以纵队方式进入的轰炸机群的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攻击其中间的那几架,这样航母最有可能避开轰炸。可实际上,美军战舰上的防空炮手并不知道这一战术,仍然如同以往,将炮火集中对付前面的那几架轰炸机。结果,在这八架“射水鸟”靠近的时候,虽然“勇猛”号上的防空火炮将最前面的两架击落了,但是后面六架全部投下了炸弹。如果这六枚炸弹的中心落点都是“勇猛”号的话,仍然很有可能将有三枚炸弹命中航母!

    六架轰炸机都是在250米左右的高度投下炸弹的,接着这批轰炸机就迅速的拉了起来,朝上方的云层冲去,除了最后面那架被追上来的炮弹击落之外,另外五架轰炸机都迅速的钻进了云层,脱离了美军战舰防空炮火的打击。

    六枚炸弹砸向了“勇猛”号,炸弹只需要大概15秒钟就能落下。而在这15秒钟之内,“勇猛”号仍然在全速右转,准备将舰艏对准鱼雷来袭的方向,这实际上就导致航母与炸弹落下的轨迹有了一个大概20度左右的夹角,这是最理想的轰炸夹角。

    哈尔西反应过来的时候,他已经来不及阻止战舰转向了。实际上,在这个时候,“勇猛”号是没有选择的。如果不继续转向,航母将铁定会被两条以上的鱼雷击中,可继续转向的话,就有可能被两枚以上的炸弹命中。相对而言,鱼雷对航母的威胁要比炸弹打得多。就算是“埃塞克斯”级航母也承受不住几条鱼雷的攻击,而炸弹只要不直接命中航母的燃料库与弹药库,就不大可能导致航母沉没。

    战斗打到这个地步,“勇猛”号实际上只有被动挨打的命了。哈尔西就算有心杀敌,也无力回天。当炸弹落下的声音越来越尖厉的时候,他被旁边的参谋军官摁倒在了地板上,航母猛的震了一下,接着就是两下剧烈的爆炸,至少有两枚炸弹击中了航母。就在哈尔西准备爬起来的时候,航母再次震动了一下,一条鱼雷击中了“勇猛”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