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轰炸在继续-《横扫世界的航母军团》


    第(2/3)页

    八日,轰炸机群再次集体出动,集中轰炸了口木第二大城市大阪,投下了近三千吨炸弹,将大阪没有被炸掉的城区烧成了废墟。而在这次轰炸中,只有十二架轰炸机没有返航,起飞拦截的口木战斗机被击落了数十架。

    十一日轰炸了名古屋,十四日轰炸了奈良,十八日是神户,二十一日轰炸冈山,二十五日轰炸高知。三十日,七个团的轰炸机分头出动,分别轰炸了口木本州岛上的十多座中小城市。而这时候,硫黄岛与小笠原群岛上储备的燃烧弹再次被用光了。

    三十一日这天,三十多架轰炸机肩负着一个特殊的使命。这些轰炸机都没有携带燃烧弹或者炸弹,而是在弹舱里装满了传单。三十多架轰炸机飞到了口木的三十多座城市上空,洒下了数千万分传单。这些传单上除了印有敦促口木投降,打击口木军民士气的标语之外,还罗列出了一长串的城市名单,这些城市都在轰炸的范围之内。这不是在警告口木人尽快离开这些城市,而是要瘫痪掉口木的战争机器,当工人都到乡村去躲避轰炸的时候,口木的工厂也就无法运作了。

    七月初,陆战队已经围死了八丈山,被围困在山里的几千名口木军正在做最后的抵抗。三日,八丈岛上的第二座前线机场建好,第二批三个中队的“隼”式战斗机进驻。另外还有一批经过改进的,可以装500升航空汽油的副油箱送到了八丈岛。“隼”式战斗机在挂载这种副油箱之后,可以到东京上空执行两个半小时的战斗巡逻任务,这极大的提高了战斗机的性能。从四日开始,每天都会有两个中队的战斗机到口木本土上空执行自由猎杀任务。

    这些执行自由猎杀任务的战斗机一般以两架飞机为一组(后来逐渐增加到了四架,甚至八架),专门寻找那些落单的口木战斗机,或者是在口木本土上空执行运输任务,侦察任务的运输机下手。另外,“隼”式战斗机还可以携带八具火箭弹,或者是两枚50公斤的小炸弹,具有一定的对地打击能力。其主要的轰炸对象是汽车,火车,以及内河船舶。

    战斗机开始执行自由猎杀任务,实际上就标志着口木已经丧失了本土的制空权。早在五月底,部署在济州岛上的帝国海航战斗机就已经在口木本土西部地区执行自由猎杀任务了,可规模并不大,所以收到的效果不是很好(“秃鹫”的续航能力也不够)。到八月份的时候,已经有四个战斗机中队可以执行自由猎杀任务,而到年底,轰炸机部队不再需要护航战斗机,而部署到八丈岛上的十个战斗机中队(后来修建好第三座前线机场之后,八丈岛上部署了十个战斗机中队)就可以全部用来执行自由猎杀任务了。

    对日战略轰炸在七月五日恢复。四个战斗机中队掩护八个轰炸机团(最新的一个团是在六月底调过来的,父岛上的机场已经提供给了战略打击部队使用)对口木本州岛上的城市再次进行了轰炸,投下了三千五百余吨炸弹。到七月中旬,部署在硫黄岛与小笠原群岛上的轰炸机团已经达到了12个(兄岛上的机场是在十二日转交给战略打击部队的),这就是战略打击第一军的全部实力。蒋时宽,冒廷敦,柳向志三人被提拔为准将师长,继续率领轰炸机部队执行轰炸任务。罗云冲也正式晋升为战略打击第一军的少将军长(以前只是代军长)。

    七月底,济州岛上的六个轰炸机团成立战略打击第二军,原本廖汉翔想把郝东觉要过去,担任第二军的代军长的。郝东觉拒绝了,并且在七月底的时候返回了舟山,继续留在海军航空兵的编制范围之内。

    七月份结束的时候,唐帝国的战略轰炸机部队已经在口木本土总共投下了18万吨炸弹与燃烧弹(其中燃烧弹大概15万吨),口木本土上的大城市全都遭到了轰炸,人口在20万以上的中型城市有八成挨了炸弹。唐帝国的轰炸机部队已经开始向小城市,村镇,甚至乡村投掷炸弹。

    从八月份开始,轰炸的强度继续提高。除了继续打击那些还有工业目标,以及轰炸价值的大城市之外,两个战略打击军的两千多架轰炸机开始轰炸部分战术目标,包括铁路,公路,桥梁等等。而在轰炸这些目标的时候,使用的多半为高爆炸弹,而不是燃烧弹,这实际上也解决了燃烧弹匮乏的问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