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 孙承宗-《崇祯那些事儿》
第(2/3)页
“朕今日晕倒的时候做了一个很长的梦,似乎看到了许多将要发生的事。朕以前确实是太焦躁了。”
“皇上只是心忧国事,才过于操切。”
天已渐黑,嫔妃所住的东西六宫宫门前,都挂起了两只红纱笼灯。远远看去,倒有点朦胧的意境,朱友建不由停下了脚步。
“皇上,今夜取灯笼吗。”曹化淳见他停了下来看着灯笼发呆,在旁说道。
“嗯?”
“皇上晚上准备临幸哪位娘娘?”
“改日再说吧。走吧,朕饿了,回去用膳。”朱友建这才明白过来,摇了摇头。虽然他不是柳下惠,后世的风月场所也没少涉足,但心理上,他始终觉得这些都是“别人”的老婆,一时还适应不了。
忙碌的日子过的很快,转眼已经过了几天,朱友建终于慢慢适应了当皇帝的日子。
这几天除了批阅奏章,剩余的时间他都在不停翻阅文武官员的资料,以期能回忆起一些东西。不过结果很遗憾,后世有印象的加起来也不过三五十人左右,除去一些不可用之人,剩下的人连总督、巡抚的位置都不够安排。
“都是些什么人啊!”朱友建看着一大堆弹劾漕运总督兼凤阳巡抚杨一鹏、巡按凤阳御史吴振缨的奏章感到无语,这些都是要他们命的节奏啊。其实说到底凤阳失陷,并不完全是他们的责任,可朝中从不缺少落井下石以及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人。
“杨一鹏,吴振缨俱削职回籍。”朱友建写下御批。不处罚显然是不行的,但随便砍人脑袋他也做不到,还是把他们罢官回家吧。
“陛下,孙承宗求见。”刚写完,曹化淳便进来禀报。
“宣。”
很快,朱友建见到了刚从高阳风尘仆仆赶来的孙承宗。
“臣孙承宗叩见陛下。”
“免礼。孙师远道而来,辛苦了。”朱友建看着眼前这个年逾古稀,却依旧硬朗的老人,心里充满敬佩。且不乱他的功过,单凭他宁死不降的铮铮铁骨,就已经值得让人敬佩。
“陛下,臣听说你已调吴三桂和祖宽率关宁铁骑进关剿匪?陛下怎可如此糊涂,若无骑兵,则锦州必丢。”
“孙师,蒙古察哈尔部林丹汗已薨,今年建奴必出兵吞并漠南蒙古。锦州守与不守,已无区别。”
“陛下此言当真?”孙承宗显得很吃惊。
“孙师到了辽东,广派哨探自当知道详情。可恨啊,我大明却只能眼睁睁看着建奴吞并蒙古却无力阻止。”
第(2/3)页